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7日讯(记者 李晶)“下一个急需要面对的问题是服务!”面对“电脑下乡”活动全面启动以后还需要解决什么的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徐晓兰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专访时说。
目前,我国“家电下乡”活动已经全面启动。北京、重庆、福建、广东、海南、河北、河南、黑龙江、吉林、江西、辽宁、内蒙古、宁夏、山东、山西、上海16个省区市的农民朋友购买“下乡”电脑品牌后,可以凭身份证和发票到当地政府指定的部门领取13%的优惠退款。
“‘家电下乡’是国家的一项重大惠民工程,不是一个完全的市场行为,我觉得根本没有必要增加那么多的中间流通环节。”徐晓兰委员认为,如果“电脑下乡”只是让农民得到设备上的优惠,而在维修等方面花费太多,这项惠民工程将大打折扣。
“电脑下乡”有利于提高国家竞争力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农村每百户拥有电脑数仅为4.18台,农村网民的数量仅有5000万,还不到农村人口总数的7%。如此巨大的市场空间,当然需要海量的产品来填补。以每年增加销售一百万台计算机计算,增收的营业税金额将达10亿元(营业税率为25%),还不包括电信宽带和培训业务的营业税和增值税收入,以及由此产生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带动效应。
由此,徐晓兰委员认为,利用国家丰盈的财政收入补贴低收入和农民家庭采购电脑,有利于提高国家竞争力,符合经济发展规律,有助于国民经济增长的需要。
企业需马上建立农村服务体系
目前我国农村对电脑的应用普遍处于初级阶段,农村市场对于电脑的要求也相应较低。“我们在做农村调查的时候,发现电脑应用的范围还比较窄,只要能够上网、能够玩游戏、能够在电脑上进行一些office的应用,满足基本的功能需求即可。”
徐晓兰委员指出,目前我国的“电脑下乡”优惠政策已然出台,接下来急需要解决的最大问题就是产品服务的问题,而不是渠道的问题。“现在很多企业的维修点最多到县,购买电脑的优惠虽然达到了惠农的目的,但如果东西坏了,维修一次就要跑一趟县城,那样成本就比较高了。现在的电脑销售可以跨过所有代理环节直接到终端,所以目前通过代理商实现”电脑下乡“的方式很不科学。这毕竟是国家的一个重大项目,不是一个完全的市场行为,我觉得根本没有必要通过那么多的中间环节。”
同时,由于农村电压不稳定,农民使用电脑水平非常低,在这种情况下,不管是人为的因素还是电脑质量问题,电脑受到的损害程度都会比较高,“如果厂家售后服务没有到位,服务网络没有延伸到农村,农民会感觉,政府虽然给了补贴,但东西的质量不行。”对此,徐晓兰委员呼吁,参与 “电脑下乡”的企业需马上建立和维护好自己的服务体系。
“下乡电脑”价格2000元左右较合理
对“下乡电脑”的价格区间是多少才较为合理的问题,徐晓兰委员指出,随着电脑的批量生产以及庞大市场的撬动,现在电脑的批发价格已可达到2000元,“我觉得应该是在1500到2200左右这个价格区间比较合理,农民也可以接受。”
另外,徐晓兰委员在其相关提案中,对“电脑下乡”的实施还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第一,应把退税产品延伸到和个人电脑普及相关的硬件设备、接入(宽带月租费用)和培训(电脑基本操作培训服务)等方面;第二,除农民外,可考虑将城镇低收入家庭纳入“电脑下乡”工程;第三,考虑对农村宽带互联网接入和电脑培训服务费用提供一定的财政补贴。作为惠及民生的一项重大工程,徐晓兰委员给“电脑下乡”算了这样一笔账:以一台台式电脑零售价4000元(市场平均价)为例,减免增值税17%,每台折算退税金额680元。假设宽带费用每月50元(一年600元),以每台折算宽带补贴100元和培训补贴50元计算(培训由电脑厂商或电信运营商就近提供,可以缩短计算机入门操作培训所需时间约4小时),每台需补贴150元。以每年覆盖一百万户家庭计算,总退税金额为6.8亿元,补贴1.5亿元;以每年覆盖五百万户家庭计算,则总退税金额为34亿元,补贴7.5亿元。
徐晓兰委员表示,“电脑下乡”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必须结合农村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矛盾考虑,结合政府多项涉农项目对信息通信技术基础设施的现有投资和未来计划综合考虑,需要多个政府部门参与和支持,理顺关系,避免重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