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李向阳
危机之下如何规划“十二五”?
近日,国务院政策研究室、发改委等部门均召开了“十二五”(2011年~2015年)规划的前期专家讨论会。早在2008年底,发改委规划司等部门即就“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进行布置。目前2006年~2010年期间的“十一五”时期还没有结束,去年刚完成“十一五”计划的中期评估。
在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于2002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大,作出了21世纪头20年是我国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要论断。在经济危机的背景之下,展望“十二五”时期,发改委规划司司长李守信指出,即将进入的“十二五”时期,我国仍将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
肇始于2008年的全球经济金融危机,将如何改变我国所处的国际经济环境,中国应该如何在危机背景下规划“十二五”?自本期开始,本报推出“如何规划‘十二五’”系列讨论专题。本期访问的嘉宾是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李向阳,2008年4月他曾作为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主讲人,主讲题目为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
全球经济增长方式将深刻调整
CBN记者: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01年加入WTO以来,中国经济和全球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要进行“十二五”规划的前期展望,离不开目前的全球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你怎么看“十二五”规划与当前全球经济危机的大背景?
李向阳:是的,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客观上已融为一体。在这场危机中,我们已经目睹了来自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领域对我国经济所产生的巨大外部冲击,尤其是来自国际市场价格的冲击最为广泛和直接。
到目前为止,经济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尚未结束。由于这场危机爆发的原因具有内生性和广泛性,它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将是非常深远的。除了短期经济衰退之外,从中期来看,全球经济将面临一个中低速的增长环境;在增长方式上,以美国过度消费、中国等出口导向经济体过度生产为代表的增长方式面临调整。此外,在国际贸易、新能源产业、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等多个方面,在中期内都会影响到中国经济的发展,也是我们规划“十二五”所必须要考虑的国际环境变数。
CBN记者:全球经济增长方式会出现怎样的调整,对于中国“十二五”期间的经济增长会有什么影响?
李向阳:国际金融危机将导致全球经济增长方式作出重大调整,这已经得到了多数人的认可。20世纪90年代以来,得益于国际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双循环机制,全球经济取得了高速增长。所谓双循环机制,一方面表现为美国的负债消费导致进口增加,带动了出口导向型经济体,尤其是东亚经济体的高速增长;另一个方面,东亚经济体通过出口积累了高额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然后又通过金融市场回流到美国,支撑了美国的负债消费。但是此次危机已经证明,这种双循环机制模式已经不可持续。
CBN记者:未来,美国消费机制的回归、消费规模的减少可期,能不能预测消费规模会有多大的减少?
李向阳:在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内,美国减少消费、增加储蓄应该是一个基本趋势。我们在过去几个月里已经看到了这一点,美国私人储蓄率从2008年第三季度的0.7%上升到今年4月份的5.7%。从历史来看,美国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家庭储蓄率大致在8%~10%。从目前的实际储蓄率率水平上升到10%,还有很大空间。
过去十多年期间美国之所以能够维持负债消费,主要是因为资产价格一直在上升,而在金融危机造成资产大幅缩水的情况下,美国家庭必须要调整负债与收入的比例。实际上这还是增加储蓄、降低负债的过程。
无论是储蓄率提高还是降低负债与收入的比例都将最终导致消费的减少。不久前,麦肯锡公司做了一个估算,仅仅因为过去几个月的私人储蓄率上升(到2009年3月份储蓄率为4.2%),美国家庭的消费就已经减少了6500亿美元。在收入不变的情况下,美国家庭的负债与收入比例每回调5个百分点,对应要减少5000亿美元的消费。目前美国的负债与收入比在130%,是近一个世纪以来的最高点,十年前这个比例低于80%。这项调整对于未来总需求的减少是非常巨大的。最悲观的一种估计是,私人消费对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会从目前的70%下调到60%。
CBN记者:这种总需求规模的减少对中国的影响会有多大?
李向阳:考虑到美国GDP占全球的比例超过20%,美国储蓄率的提高与消费的减少,对全球总需求的减少将产生巨大的影响,首当其冲的将是出口导向经济体。
对于中国经济而言,这将是一个最直接的压力。中国经济过去的高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出口的增长,因而未来将面临巨大的冲击。现在很多人还期望危机过后中国出口增长率将恢复到20%、30%,但这种可能性是越来越小。如果真还要恢复这么高的出口增长率,就需要挤压其他出口国家的市场份额,结果会使我们面临越来越大的贸易保护主义压力。
高速全球经济增长不再
CBN记者:全球经济增长方式的调整,也会带来你讲的全球经济增长速度的调整。
李向阳:对,这是中国在“十二五”时期将面临的另一个问题。在2015年以前,全球经济将会维持一个中低速的增长态势,回到过去十年全球经济的高速增长已经不太现实了。
首先,未来全球经济调整需要美国增加储蓄,中国等东亚经济增加消费,这将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我们看到美国已经开始了这种痛苦的调整过程,但出口导向型经济体没有做好调整的准备。尤其是东亚经济体,我认为还没有一个国家对这个问题设计出一个中长期的调整方案来。
其次,全球经济面临如何摆脱通缩和通胀的环境。目前全球经济短期面临通缩,一旦经济企稳,全球通胀压力非常大。无论是目前摆脱通缩,还是未来摆脱通胀,都会使得经济增长放慢。过去十年,全球经济增长的基础之一就是既没有通缩也没有严重通胀。
第三,随着全球金融监管的加强,全球融资成本的提高将是一个必然的趋势。过去二十年,受金融自由化影响,融资成本非常低。而融资成本的提高会对中长期经济增长带来一个新的障碍。
第四,全球产业结构面临调整。目前我们正面临从化石能源到清洁能源的转变,这会使得经济增长受到压力。与此相对应,从传统的产业结构调整到一个全新的产业结构,这也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例如,上世纪80年代的经济危机所孕育的信息产业一直到90年代才表现为以美国为代表的“新经济”发展,全球经济才真正进入繁荣阶段,这个过渡是非常痛苦的。
把握全球产业发展方向是核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