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回归徐氏
搜索
查看: 609|回复: 1

[骄傲] 徐承宪:教书育人四十载 而今桃李满天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25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龙泉民间原有句戏言,远看像座庙,近看是学校。如今,龙泉各个乡镇最漂亮的房子就是学校,花园式学校随处可见。当年高中毕业的人很少,如今大学生遍地。”看到教育发展变迁,64岁的徐承宪老师感慨万分。
       徐承宪19岁开始教书,2006年退休后,被剑瓷外国语中学聘请为执行董事。
       早年,徐承宪的父母都在县小任教。当时,当老师工作累、工资少、地位低。每到孩子上学时,父母便得四处筹钱交学杂费,有一年他母亲还卖掉毛衣给他们兄妹交学费。
       高中毕业后,徐承宪当了民办教师。当时,父母一再告诫,千万别误人子弟。看到一双双饥渴的眼睛,徐承宪觉得自己责任重大,边教书边学习摸索。看到学生成绩出色,他从日复一日的教学生活中找到了成就感、自豪感。
       文革时,徐承宪在城北东书村教小学,当时偌大一个东书村只有5个孩子在上学,他十分心痛但却无能为力,只有坚守在岗位上更加认真地教孩子们读书。从东书调到城北中学任教后,他一人教高中一个班、初中好几个班的数学和化学。由于工作繁重加上饮食差,他患了胃痛,常常边上课边捂着胃。学生们心疼地说:“老师,你就歇歇吧。”然而,他不能歇,因为当时学校初中九个班,高中一个班,只有14位老师。
当年,徐承宪在中学任教的班级化学成绩在丽水地区都是数一数二。他曾经当过12年的地区化学学会副会长。
       徐承宪家三代人中有25人从事过教育事业,如今依然在教育岗位的还有十几位。当年他为了谋生选择教书,如今,随着教师社会地位的提高,更多的人选择以教育作为终身事业。每到节假日,亲戚们相聚,聊得最多的话题便是教育,大家畅谈教育心得,互相学习促进。
       “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科教兴国的战略逐步得以实施,中小学教育出现前所未有的新局面。九年制义务教育顺利实施,中小学生读书免费,课堂上有了电脑、多媒体……这在30年前连想都不敢想。”退休后,徐承宪来到剑瓷外国语中学,每天听课、做课题、培养新老师。要指导别人,必须先人一步,徐承宪给自己定下学习目标,一个学期精读一本教育理论书籍,一个月读3本教育方面的杂志,一个星期听课最少5节。
       40多年教书育人,换来桃李满天下,徐承宪心中充满自豪。他时时教导当老师的子女,要成为被人认可、尊重的老师,一定得为人师表,要以榜样力量去感染学生。见习记者  项吴菊

发表于 2009-9-27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大的财富啊!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4-6-26 23:58 , Processed in 0.209587 second(s), 10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