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61岁的徐章武是弋阳县朱坑镇敬老院院长。虽然当院长的时间不长,但他获得的十佳“诚信弋阳人”、“中华孝亲敬老之星”等荣誉却足以让其他一些敬老院院长难以望其项背。
徐章武大力发展养老院经济
勇拾烂摊无怨无悔
当院长前,徐章武是朱坑镇政府的一名会计。因为会“当家”,领导对他非常赏识。2002年,领导找到徐章武,希望他去敬老院任职。刚开始,徐章武很犹豫。在他的印象中,要搞好朱坑敬老院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可是一个最没有人愿意去的地方。”徐章武向记者坦言。由于工作关系,徐章武曾经到过朱坑敬老院一次。那时候的敬老院可能是他见过的最脏最臭的地方:黄泥巴地,破旧土房,杂草丛生,臭气熏天。
徐章武答应了,但他提出了一个请求:希望政府部门提供资金支持,为老人改善居住条件。
资金很快到位。在徐章武的操持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22位老人正式有了一个崭新的“家”:院内盖起了新房,围上了新墙,铺设了水泥路,种上了各式各样的花草,并添置了一些设施。以前下午5点钟就会关门的敬老院,现在成了周边居民晚饭后散步的好去处。
面对危机求新求变
刚到敬老院时,徐章武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信任危机。
在敬老院,每个月吃多少肉是有定额的。徐章武第一次买肉回来,老人们坚持要求自己分肉。对新来的院长,老人们还是不放心。徐章武看出了其中端倪,并爽快地答应了。他跟老人们说,以后吃肉,他最后一个吃。他还常常跟老人说:“我今天来当院长,明天就跟你们作伴。”渐渐地,老人们开始改变对新院长的看法。
敬老院除了上级部门有限的经费拨付外,没有任何经济来源。虽然环境改善了,但老人的生活还是比较艰苦,一日三餐往往只有中午才能吃上几个热菜,且大多以素菜为主。由于条件有限,每年也只能为条件最差的老人换上一两件衣服,因此根本谈不上吃饱穿暖。
要让老人吃饱穿暖,徐章武必须想办法。
“充分利用院内鱼塘、菜地、果园等土地资源,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增强院内自给自足能力,提高院民生活水平。”徐章武搞活庭院经济的思路非常清晰。
农民出身的他凭着多年在村委会、乡办企业从事会计工作的经济头脑,带领有点劳动能力的老人因地制宜创办庭院经济。在县民政局和镇政府的支持帮助下,敬老院建起了猪舍,开挖了4亩鱼塘,种植了5亩菜园,14亩山地也种上了果树。
“现在的经济条件好了很多,敬老院全年不用买蔬菜,每年还有数百斤鱼和近百斤食用油。”徐章武告诉记者,光买蔬菜一项,敬老院每年就可省下5000多元。
关爱老人尽心尽力
92岁的杨贵新老人喜欢到院外闲逛。杨新贵每次出去,徐章武都专门嘱咐一位60多岁的老人陪同。一次,杨新贵在回来的路上不小心栽倒在田里,当时就晕死过去。徐章武闻讯后,放下手头的事,立即赶过去。他二话不说,背起老人直奔镇卫生院。住院期间,徐章武坚持每天为杨新贵老人擦拭身子,洗衣喂饭,端屎倒尿。
院民姚荣乐是个老病号。只要老人身体稍有不适,徐章武就得跑医院请医生。时间长了,医生们也被徐章武的精神感动。
为了能更好地照顾老人,徐章武立了个规矩:院长和工作人员必须常住院内,时刻关心院民的饮食起居,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为此,他还把老伴带到了院里,常年吃住在敬老院。
73岁的毛贤庭在朱坑敬老院住了20多年,对于敬老院的变化,他感受非常深。毛贤庭自称脾气差,和以前的数任院长都吵过架,惟独没跟徐院长吵过。“徐院长人和气,有话会慢慢说。”毛老说,和以前的院长比,徐院长最大的不同是肯干,能真心为老人着想。
在徐章武不计个人得失的日夜操劳下,朱坑敬老院成了一个和谐美满的孤寡老人乐园,引来了院外不少老人的羡慕,纷纷主动上门要求进院安度晚年。而已经把敬老院当成自己家的徐章武表示,自己身体还好,想再干几年,把敬老院搞得更好些,让老人生活得更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