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宪,1920年生,著名化学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主持开展对稀土量子化学和稀土化合物规律性的研究,曾参加制定稀土发展规划,主持成立北京大学稀土化学研究中心和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其“串级萃取理论”,把我国稀土萃取分离理论和工艺提高到国际领先水平。被誉为中国“稀土之父”。
近日,国内某知名财经网站披露,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汪民10月20日出席“2009中国国际矿业大会”时发表演讲指出,中国对稀土和钨、锑等优势矿产开采实行总量控制,并暂停受理稀土和钨、锑探矿权、采矿权申请。
此前,中国稀土走私、廉价出口、回收利用率低、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以及相对应的限制出口配额、实行行业结盟和产业规划等举措,已引起国内外关注。
被誉为中国“稀土之父”并荣膺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徐光宪,2005、2006年曾两次上书国务院,紧急呼吁保护白云鄂博矿钍和稀土资源,避免黄河和包头受放射性污染,国务院领导予以批示。
10月20日,在香山科学会议做公开发言时,徐光宪院士再一次提出,要用10亿美元外汇储备,建立稀土和钍的战略储备,控制生产和冶炼总量,并重点支持包钢稀土、五矿集团、江西铜业主导产业发展。
10月26日,年近90岁的徐光宪院士就此接受了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的独家专访。
我国的战略元素储备制度尚未建立
中国经济时报:您一直提议建立稀土和钍的战略储备,您最近在香山科学会议上说,“稀土产品的收购储存制度未落实,主要问题是资金不到位”。主要是哪些资金没有落实?
徐光宪:美国国防部和日本防卫厅都有战略元素储备制度,规定35种元素为战略元素,包括铀、钍、钚、锂、锆、铪、铌、钽以及除Pm以外的16种稀土元素。法律规定国家要有一定的储备量,以免战争时受制于人。目前铀、钚、锆、铪等国防部和核工业部已有储备。
我们国家稀土和钍的战略资源储备制度根本就没有建立,还不是资金的问题。现在市场上稀土价格很低,我国的外汇储备很多,所以我希望国家用10亿美元左右的外汇储备,收购稀土,把它储备起来。这样既能储备战略资源,也能避免外汇贬值保证外汇安全。
2006年国务院领导批示要把稀土产量限制在8万吨之后,当年稀土价格就上涨了1—3倍,2007年也继续维持在高位,但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价格下跌了。2008年降价的主要原因是1995-2005的十年间,我们以很低的价格出口高纯优质稀土55亿美元,损失至少55亿美元,使日本和韩国等国在低价的时候,储备了20年的稀土,所以因国务院领导的批示,国土资源部限产以后,2006-2007年价格上涨,到2008年时,趁金融危机,他们就可以不买了。我们是稀土资源大国,但是没有定价权。
所以,我们要建立战略资源储备制度,保证能维持价格。现在稀土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比如节能灯、利用风电的发电机等高新技术和军事上定向的精确瞄准都非用稀土不可。过两年,国外的储备用完了,还是要买,到时候我们就掌握了定价权。英国的泰晤士报认为中国掌控世界未来技术的钥匙,日本也非常害怕中国控制稀土。
中国经济时报:把稀土资源储备起来,会不会不利于市场竞争?国内稀土应用者怎么办?
徐光宪:国内依然可以用啊。现在提高了价格以后,一些下游产业,像是手机、电脑,都能够分担成本,因为其实用得都很少。现在稀土产量又提高了,供过于求,是价格下降的主要原因。
稀土资源非常宝贵,特别像是南方五省,都是非常宝贵的中重型稀土,工业储量150万吨,现在已经开采掉了90多万吨,只剩下60万吨,如果再不加以保护,按照现在的开采速度,10年就开采完了。到时候,我们就需要向美国和日本买,他们可能会以上百倍、上千倍的价格卖给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