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回归徐氏
搜索
查看: 673|回复: 3

[评论] 王传涛:徐宝宝之殇的三个追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15 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13日,南京“医生玩游戏致婴儿死亡”事件双方达成赔偿协议,医院承诺3个工作日内将51万赔偿到位。(11月14日《扬子晚报》)

  伴随着“事实真相”公布、惩处相关责任医生及51万赔偿协议的达成,此事可能就此告一段落。

  但51万赔款真能抚平“徐宝宝之殇”吗?整个事件背后暴露出来的制度漏洞与纠错偏差解决了吗?

  其一,“徐宝宝之死”的具体原因仍然在“躲猫猫”。徐宝宝是如何死的、医院的具体责任在哪里,真的都不重要了?这就像在解释一个醉驾者是喝了啤酒还是白酒一样,对真正的问题,仍没公布于众。

  其二,究责不能仅限于医院一方,对第一次调查结果公布时的造假、瞒报行为,责任不能不追。从“偷菜”到“写论文”再到“下围棋”,这是个复杂的过程。当地卫生部门很像以前的“躲猫猫”和“欺实马”。为何“躲猫猫”这样的事件层出不穷?因为某些人的造假、瞒报没有代价,也没有人问责。

  其三,“第三方调查团”还会应时出现吗?如果没有市委书记的批示,“第三方调查团”会有现在的成绩吗?

  “徐宝宝事件”可能就此了结,可事件的复杂过程及处理结果,却仍然留给公众无尽的遐想。51万赔偿金不可谓不多,但真正能防止“徐宝宝事件”再次发生的根本举措,却并不在于资金的多少。背后的究责问题、独立调查权问题,仍然需要制度的跟进才能完成。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5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徐宝宝案”落下了帷幕,对一方当事人,南京市儿童医院、值班医生的教训是深刻的。但是从一些媒体报道中,如2009年11月14日《扬子晚报》对“患儿死亡事件追踪”报道中有下面这些描述:

  “一家长说,护士隔10分钟就来问‘还有什么要帮忙的’”;“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外科医生说,‘出了这种事,他们有种‘如履薄冰’的感觉,做手术前要和患者和家属沟通好多遍,把可能出现的危险一点都不敢疏漏,生怕出一点问题”。

  对医院方、医务人员上述工作状态,有值得患者高兴的一面,医务人员的工作态度变好了,能到做有问必答了,能够反复叮嘱注意事项,这估计在以前是不普遍的。但是这种暂时性的表面的背后却隐藏深层次的忧虑。

  一方面,在“徐宝宝案”发后的节骨眼上,医务人员的工作态度的端正,责任心的加强会不会是短时间的?医务人员本身负有救死扶伤的使命,是为患者服务的,不能拿患者的生命开玩笑,这些基本的职业道德早已存在。只是我们的部分医务人员医德缺失、见利忘义,滥用药物等现象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医院的服务水平日益下降,部分医务人员的责任心的缺失是不争事实。医患矛盾日益尖利,医院作为当事人一方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仅凭徐宝宝案就能真正转变医院及其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增强全体医务人员的责任心吗?我想持怀疑态度的应该不止一、两个人。如何以此案为契机,完善现有的医疗服务制度:对医疗事故鉴定制度,改变停留书面鉴定,借鉴本次还原现场鉴定方式;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加强医务人员的责任心等。这一切不仅需要制度化,并且要把制度贯彻落实才是重中之重。

  另一方面,本次事件的一方当事人——儿童医院的医务人员的服务转变有过犹不及之嫌。一家长说,护士隔10分钟就来问‘还有什么要帮忙的’,医生们如履薄冰。任何事情过犹则不及,医院每天的患者是不计其数的,医务人员的时间是宝贵的,类似于10分钟就询问一次的服务过于频繁,是对医务资源的浪费,并且从长远来看是不切实际的,不可持久的。医学是一门日益发展、更新的学科,医疗本身存在一定的风险,至今人类有众多的疾病无法根治,医学要不断进步离不开医务人员的探索研究。如果医生日日如履薄冰,过于谨慎,也将影响对患者的积极治疗。医务人员如能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依照医学技术,对患者履行了积极施救的义务,尽到了医务人员的职责就不应当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因此任何一项规范医患之间的法律制度都应当注意两者之间的平衡,偏向任何一方,最终的受害者是还是患者。(黄四美律师的博客)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5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南京儿童医院婴儿死亡事件调查,版本变化之速,令人惊讶。

  患儿入住儿童医院在11月3日中午,死亡发生在次日凌晨。家属称值班医生“要睡觉”、忙于网上偷菜而贻误抢救时机。此事在网上和媒体上形成关注后,11月10日,江苏省、南京市卫生部门联合发布新闻,采用了南京市儿童医院拿出的调查结论:医生在整理论文,没有玩偷菜游戏。此为“调查结论V1.0”。

  称之为“调查结论V1.0”,而未称之为Bata版,是因为它由省市卫生部门联合主持发布,相当于为其正规性盖了章。但“调查结论V1.0”受到很大怀疑。于是又有联合调查组,包括专家、网友和媒体代表参加。没费多大工夫,11月12日,推出了新版本的“调查结论V2.0”。这一回,不再有医生在整理论文的解释了,医生在值班时在网上是玩的围棋游戏。   医生值班玩游戏,虽然不能说就是患儿死亡的原因,但绝对是职责所不容。患儿何以死亡,需要医学解释;但规程上,医院存在绝对的过错,医生存在着绝对的岗位责任。

  新华社记者注意到“态度问题”,认为医院的调查未被认可,是因为医生对病儿的冷漠态度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而医院对此未能回应。

  固然,医生的冷漠态度刺痛了公众神经,医院对医生的保护则将冷漠的态度提升到了医院水平。然而,调查不是为了印证关于态度的印象,医院的调查未被认可,不在于使公众关于医生态度冷漠的判断无以证实,而是它给出的事实是否存在疑点。人们需要的始终是真相,而非态度证明的素材。   “调查结论V1.0”后面的隐秘意义值得关注,这种隐秘意义也对应着混淆的社会认知。“医生在整理论文不是玩游戏”这个说法,不管是医生自己制造的,还是院方制造的,都是在诉诸公众对相应行为的不同评价。可以说,在调查者和公众之间,存在的共同认识,就是医生值班时玩游戏比整理论文更令人恼怒。   我们这个社会倾向于把行为分为“正业”和“不务正业”。无论何种情况下,写论文有褒义性,是很高排序的“正业”,而玩游戏是贬义的,是“不务正业”。尽管这是一种社会标准,但行为价值大小的这种分类和排序是有道理的吗?

  写论文和玩游戏,本质上并无高下之分。两者都可以作为职业,也都可以作为个人兴趣。作为职业,无所谓贵贱;作为兴趣,无所谓高下。但医生值班,写论文和玩游戏都为职责所不容。医生不值班,写论文和玩游戏都可以随意。值班医生不值班,无论是在写论文还是玩游戏,性质上没有区别。对一个医疗事故来说,不能说医生去搞论文可能造福社会,玩游戏只是娱乐自己,所以它就多少有一些可以谅解,这两种行为应当激起人们同等的愤怒。   现实的情况确实是,因为整理论文而不值班,似乎比因为玩游戏而不值班较为正当。人们会觉得医生值班时整理论文不像玩游戏那么可气愤,这就是为什么“调查结论V1.0”会否认玩游戏。它反映了一种关于行为价值等级的社会意识,但并不正确。

  除非另有特别紧急的情况,值班医生必须在岗,玩游戏不比整理论文更恶劣,整理论文不比玩游戏更正当。调查医生值班时不值班,只是获得一个真相,而不是据以决定我们对失职行为的不同态度。

  现在,我们可以确认“调查结论V1.0”不真实。如果这是有意为之,那就是撒谎;若是无意为之,那就是调查者失职。江苏省、南京市卫生部门和南京市儿童医院对此不知有何说法。

发表于 2009-11-15 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依法处理 痛快人心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4-12-29 03:01 , Processed in 0.145670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