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回归徐氏
搜索
查看: 234|回复: 2

[人物] 徐一戎:把论文写在北疆大地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26 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徐一戎资料图片


  徐一戎这辈子最惦记的,就是水稻。   进入6月以来,黑龙江持续出现35℃以上的高温,比以往同期偏高4℃到6℃。

  “气温这么高,我得到田里去看看!”记者刚进门,精神矍铄的徐一戎就送上了这样一句“问候”。   北大荒冬寒春凉,无霜期短,自古以来都是水稻高产的“禁区”。黑龙江农垦科学院水稻专家徐一戎创新的高寒地区水稻增产新技术,却使这里的水稻亩产由150公斤跃升到700公斤,使北大荒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北大仓”。 “低洼地”恰成零起点   大学毕业后,徐一戎一心想从事农业科研。但当时的东北还是“沦陷区”,徐一戎不愿意为侵略者卖命,断然拒绝了学校的分配。没想到,这一等就是十几年。   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三年,徐一戎来到北大荒莲江口农业实验场,当上了技术室副主任。他很快走遍了即将开发的10多个农场荒原。看到这里2/3是低洼地块,徐一戎心底埋藏多年的水稻梦被点燃了。   北大荒位于北纬40°10′-50°20′的高寒地带,一年之中1/3的时间在冰霜笼盖之下,冬季最低气温-40℃,冻土层最深达2.5米。历史上,这里一直以麦豆种植为主,几乎与水稻无缘。   徐一戎想改变这一切。在合江实验农场的小土屋里,一切都从零开始。水稻啥时候种最好?种植密度、施肥量多大才合适?徐一戎决定从基础试验干起。白天,他和农场职工一起光着脚,拉犁翻地,弯腰插秧,顶风冒雨观察记录;晚上,把当天的观察记录梳理好,整理主要数据,记录气象日记和温度变化。短短几年,就摘录了32本笔记、4000多张摘录卡。   种子问题是第一道关口。为寻找适宜北方寒地的水稻,徐一戎开始了寻找种子的“万里长征”。他四处写信求援,只要得到一点线索,不管百里千里,都要赶去寻求。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宁夏、新疆,一去就是一个多月,一走就是十几个地方。由于走得急,坐车经常没有座位,一站就是十几个小时,有时站着站着就睡着了。困得难受,就钻到座位底下的狭小空间躺一阵,为此还经常被乘务员轰来轰去。   这样颠簸6年多,行程近万里后,徐一戎收集到了近千份品种材料,为北大荒寒地水稻开发第一代品种提供了难得的亲本。 “断层”中创造新纪录   因为通晓日语和家庭出身不好,徐一戎曾多次跌入人生的“断层”。有一次,他被遣送回老家辽宁北镇县。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他仍然提“条件”:要求去一个有水稻的地方。   到村里的第二天,村主任找到徐一戎:“听说你会种水稻,能不能帮我们参谋参谋?”徐一戎跟着村主任来到稻田地,拾起一棵稻穗,看了看说:“你们去年种的是‘农垦21号’,亩产也就500斤吧。”   此语一出,周边哗然:“这个黑大个可不得了。往那儿一站,就把咱们的品种和产量都报出来了。”   打这以后,徐一戎就成了远近乡村的参谋。从整地到育秧、从播种到打药,乡亲们都来找他。徐一戎更是乐此不疲。他在用另一种方式延续自己的课题。   直到1974年,50岁的徐一戎重返水稻所,承担起农业部寒地水稻直播高产和防御冷害2个课题。他和助手丈量出6分地作为品种资源“小区”,播下了730个品种材料,后来又选出30个品种播进了余下的8亩“大田”。   为了准确及时观察每一个品种的长势变化,徐一戎长时间泡在水田中,整地、播种、施肥、灌水、除草、灭虫、收获,从头到尾一项不落,还要在劳作之余确保每一个数据的调查、记录、收集、整理。炽热的阳光剥掉了他身上一层又一层皮,他却因此掌握了寒地水稻生长期间前期升温慢、中期高温时间短、后期降温快的特点。把握了气温规律,他便着手研究水稻低温敏感期、水稻生育期及栽培界限期,选用适于当地温度条件的耐冷早熟高产品种。1000多个夜以继日地不懈努力后,在8亩试验田中,徐一戎终于用“合江19号”,创造了直播水稻亩产千斤的纪录。 “高寒”地育出稀植稻   就在直播水稻技术慢慢推开的时候,1981年初秋,北大荒满山遍野一下子变得白霜茫茫。突如其来的早霜冷害,给新品种水稻造成致命打击。秋收后一算,平均亩产还不足150公斤。经此变故,北大荒的水稻种植面积也由43万亩骤减到18万亩。水稻所的人也劝徐一戎:“老徐,看来北大荒这个地方,研究水稻没什么希望了。”   徐一戎在沉默中度过了几十个难眠之夜。随后,他给自己确定了“寒地水稻计划栽培防御冷害技术”的新课题。   北大荒三五年就会发生一次低温冷害。水稻是喜温、敏感性作物,一次低温就可能导致灭顶之灾。尤其孕穗期间,如果连续出现三五天17℃以下的低温,就会出现空壳、瘪粒,导致大幅减产。为了掌握第一手材料,徐一戎挑选20多个品种进行了耐冷性试验。   条件有限,他们就将秧苗栽在60多个花盆、10多个木槽里,放在经过处理的畦池中,用井水考验耐冷性能。同时通过调控,让分蘖期提早,让长穗期提前,错过低温段。这一措施很快成了寒地水稻栽培的常规措施。   恰在此时,徐一戎听说一名日本稻农在方正县德胜村推广旱育稀植技术失败。这名日本稻农叫腾原长作,为表达对中国人民养育日本投降后遗孤的感激之情,来这里传送正风行日本的高产“旱育苗移栽”新技术,却不料水稻苗得了“立枯病”。   徐一戎赶到地里的时候,当地村民正和腾原长作焦急地商量对策。徐一戎抓一把床土在手里捻碎看了看,又拔出一撮稻秧从根到梢细观察了一遍,然后告诉大家,日本稻农用的育苗土全是商品土,进入市场前已严格进行了调酸消毒,而德胜村是自由取土。旱育苗的床土必须调酸、消毒才能防止立枯病。   徐一戎也从中受到启发:使用自己筛选出的稻种,配套日本的旱育苗栽培法,是不是能让产量大幅提升?在水稻研究所和两个农场试验“旱育稀植”,效果确实不错。他又马上跑遍北大荒87个可种水稻的农场、500多个生产队组织推广。   这两年,徐一戎在水稻田里走的路、蹲在地头写的记录、灯下伏案写的研究材料成倍增加。根据这些一手资料,他制定出了适于北大荒高寒地区旱育稀植的可行方案,方案将北大荒的土种细分为黑土、白浆土、棕色土等6个土种,具体标明了什么样的土质、什么样的地区栽培多少株数。   第三年,庆阳农场推广了结合旱育稀植和寒地水稻计划栽培防御冷害技术。这一年,有8个农场遭受了和1981年同样重的早霜,水稻收成仍平均在400公斤上下,其中有60%的面积亩产超过了千斤。 “稻医”中传来华佗名   徐一戎研究出的2项新栽培技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农户,也惊动了黑龙江农垦总局的领导。他们正苦于北大荒大面积种植土豆产量低、职工增收难的难题。一天,总局主要领导来到水稻所与徐一戎“切磋”了大半天后,激动地握着他的手说:“老徐,你给我指出道路了:旱路不通走水路!”
  1998年和1999年,通过推广水稻科研项目与垦区大面积旱改水结合,北大荒连续两年实现粮食产量、职工收益成倍增加。黑龙江农垦总局当即决定: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把北大荒变成东北地区的水稻主产区。  徐一戎还在不断攀登,他创新了高寒地区叶龄诊断栽培新技术。每次去地里,他都不忘带那把“稻子手术刀片”。这年,水稻正分蘖的时候,他来到了291农场的一块稻田,竖看横看以后走到地中间拔出一株稻秧,切掉根部后用刀片把细嫩的稻秆劈成两半,杆劈面上淡淡的绿液慢慢浸了出来。徐一戎看了根系,又看纹络,对农场的陪同人员说,上数第三个叶子已经显长,从解剖看,上叶还要长,说明这块地比正常用量起码多施了1/3的肥料,因此可能要比正常稻子提前6-7天封垄。一有劲风就容易倒伏,如果发生这样的情况,产量就不会超过400公斤了。   从291农场来到850农场的一块水田,见到移栽的稻苗枯黄且瘦小。徐一戎拔出一株,又用刀片劈开稻秆,看了看说,这片稻子十有八九是在棚里育苗时,翻浆有水,播上种子又复土了。这就不叫旱育稀植,成了水育稀植,不但不会增产,反倒会减产,亩产不会超过300公斤。   当年秋天,正值稻粒灌浆时,291农场那块稻田全部发生倒伏,亩产只有173.5公斤。850农场那块稻田的产量,200公斤刚刚出一点头儿。“稻医华佗”徐一戎的美名,从此传开了。 “北大荒”果成北大仓   徐一戎把走田埂戏称“走平衡木”,这是他此生最喜欢的“运动”。从水稻浸种、育苗、插秧一直到灌浆、抽穗、收割,哪里的水稻出现了问题,他就赶到哪里。每到一地,他都力争把浑身本事尽数传给稻农。北大荒的稻农们说,100个吃大米饭的人,可能有99个不知道徐一戎是谁;但100个种水稻的人,肯定有99个认识徐一戎。没有徐一戎就没有北大荒的水稻。   退休以后,徐一戎每年1/3以上的时间,都是在稻田边度过的。几十年来,他已累计为垦区内外的235个单位、35000多位稻农开办过水稻栽培技术讲座。有细心人算了一笔账:徐一戎往返于各地水稻产区的路程,累计起来已有8万多公里,相当于绕着地球走了2圈多。如果把他走过的稻田池埂连在一起,能从黑龙江的漠河一直连到海南的三亚。   为了让种惯了大豆、小麦等旱田作物的农民弄清楚、学明白水稻栽培技术,徐一戎不仅要对稻农进行技术培训,还要给他们算投入产出账。他的办公室和家里的电话都对所有稻农公开,一些水稻种植户将其称为“财神热线”。   为了让更多的稻农自学到栽培技术,徐一戎编写科普资料时力求要图文并茂、一看就懂。他利用2年时间精心编写的《寒地水稻旱育稀植三化栽培图历》,规范了寒地水稻旱育稀植技术的关键操作要点,受到农民欢迎。这本书先后被5次印刷,发行15万册,成为该出版社最畅销的一本实用技术书。   2005年,徐一戎将他历经几十年研究成功的科技成果《寒地水稻生育叶龄诊断栽培技术流程》,制作成一幅简明的挂图,印刷8万张免费发给垦区的水稻种植户。他还把自己研究出来的科技成果制作成录音带和录像带,供电视和广播宣传。
  随着寒地水稻栽培一系列技术难题的解决,北大荒的水稻种植面积由1984年以前的21.6万亩猛增到现在的1100万亩,水稻单产、总产分别由159.7公斤、0.4亿公斤提高到2004年的513.5公斤、52.9亿公斤,水稻家庭农场的人均收入也由453元提高到6300多元。北大荒粮食年产猛增到90亿公斤,年商品粮调出量约占全国的1/4,“北大荒”成了真正的北大仓。
发表于 2010-6-26 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风吹走了。
发表于 2010-6-28 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徐一戎的贡献是巨大的!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5-1-3 01:53 , Processed in 0.147084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