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就像一个大舞台,每个人在这个舞台上都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在短暂的一生中,我们应该怎样的看待自己和他人呢?朋友不经意的一句话:“活好自己的,看惯他人的”就解开了这个难题。深刻的哲理,往往通过浅显直白的语言来表述,只是等着理性的人们去感悟、提炼罢了。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人类自诞生以来,在漫长的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现最残酷、最具毁灭性的莫过于同类之间自相残杀。由此认识到:损人利己,等于自毁;利人利己,才能共生共荣。于是,放弃争斗、互利互惠、和平共处,便成为历代思想家为之呼吁的主题,也成为人们普遍认同的生存法则。
活好自己,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有人为活好富有的自己,有人为活好显赫的自己,有人为活好平淡的自己,有人为活好快乐的自己……活好自己,在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诠释。每个人的那个诠释,都在支配着他的整个人生。
伟大的心理学家、哲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播下一个行动,你将会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会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会收获一种命运”。 为了活好精彩的自己,我们就从现在开始、从即刻做起。
---自省。老子在《道德经》中说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孙子兵法》也有“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一说。古人更有:胜人者易,自胜者难;知人者易,自知者难。可见,审视自己、认识自己是何等的重要和不易。
自省是成功的开端。自我反省,就是要从“以人为镜”的比较中发现不同的自己,从“以人为鉴”的评价中了解客观的自己,从“吾日三省”的反思中寻找真实的自己,从人生经历的得失中看到成长的自己,从社会实践的磨砺中塑造完美的自己。通过自我反省,才能使自己不因优点突出而盲目自大、自负;也不因缺点明显而轻易自轻、自卑。
---自制。很多人并不缺乏机会和才华,但缺少控制自我情绪、自我注意力的意识和能力,最终没有走上成功之路,有些甚至沦为欲望的奴隶。有位心理学家曾对16万成年犯人做过一项调查,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这些人之所以入狱,90%是由于缺乏必要的自制。由此可见,自制力的强弱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
自制是成功的途径。自我控制,要求用理智战胜情感、用坚强驱使软弱、用毅力扼制欲望,使自己真正成为思想和行动的主宰者。自我控制,为的使自己能“海纳百川、壁立千仞”,造就既有高山之巍峨刚健,又不失溪流之委婉轻柔;既有鲲鹏直上九霄凌云之志,也有俯首为牛甘做人梯之度。自我控制,就是要像拦河筑坝将水集中起来发电或灌溉那样筑起理性的堤坝,使奔流的智慧释放出更加夺目的光芒。
---自赏。人的一生,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不如人的方面,如果不懂得赏识自己、肯定自己,那就会自惭形秽、自暴自弃,长此以往,就会一事无成。
因为,我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天生我才必有用”,所以,就应该自豪和骄傲,就应该坚信:世界因我更精彩。自我赏识,可以培养山之高峻我为峰、海之浩瀚我飞舟的自信、豁达,可以塑造泰山崩于眼前而面不改色、流星坠于身边而伸手去接的沉稳、果敢。自我赏识,是对自我的超越和再认识。经常赏识自己,才能够“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活好自己,是一种坚强,是一种执著,是一种信仰,是一种追求。
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遇到的人尽管很多,但都可以归结为他人。自己与他人的关系问题,是人生最基本的问题。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人生的许多难题都会迎刃而解。如何才能处理好自己与他人关系呢?我认为通过“尊重他人、欣赏他人、换位思考”而达到“看惯他人”的境界,这个问题就自然解决了。
---尊重他人。马斯洛告诉我们:人的需求遵循生理需求、安全需求、被尊重需求、人际交往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的递增规律。在当代文明社会,生理和安全的需求比较容易满足,而被尊重的需求往往还在思想观念、文化制度的层面上徘徊不前。因此,学会尊重他人尤其显得迫切和必要。
尊重他人,是发自内心、由内而外、从内容到形式传递给他人的一种情感信息,它是以真诚、友善、坦荡为基石,在人与人之间架起的理解、宽容、关爱之桥。尊重他人,就像你站在高山之巅大喊:我爱你!而得到:我-爱-你……的回应一样,而得到他人的尊重。尊重他人并不难,有时候只是一句话语,一丝微笑,一个动作……假如,我们都能够尊重他人,那么,我们的社会就会呈现出互敬互爱的美好愿景。
---欣赏他人。人作为万物之灵,都有自己的思想、情感和需求。任何人在成长过程中,都需要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认可。欣赏能够融洽关系、增添动力、激发活力。得到他人欣赏,就是得到了一种肯定和激励,得到了一种慰藉和力量。
欣赏他人,是智者的选择。懂得欣赏他人,证明你承认“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之差异,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之道理,遵从“三人行,必有吾师焉”之古训。欣赏他人,说明你有宽广的胸怀和恢弘的气度,表明你有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心理,培根说:“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让我们用赞赏代替苛求,用赞美代替指责,努力营造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
---换位思考。真理的身上布满伤痕,换位思考是人类经过长期搏弈、付出惨重代价后总结出来的黄金法则。“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就是对换位思考的经典阐释。
生活中,如果你是领导,就多替员工想想;如果你是老师,就多替学生想想;如果你是丈夫,就多替妻子想想……让我们突破自我,换个角度、调个位置来看待周围的人或事,这样就能多些理解,少些误解;多些理智,少些盲目;多些关爱,少些磨擦;多些鼓励,少些责备……就会得到双赢或多赢的效果。
看惯他人,是一种智慧,是一种学习,是一种包容,是一种进步。
为了自己和他人,我们得活好自己;为了他人和自己。我们也得看惯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