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回归徐氏
搜索
查看: 132|回复: 3

[人物] 昌邑徐晓静在文莱包饺子过春节还和国王握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15 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腊月三十晚上,徐晓静(左二)和同事们一起包饺子。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徐晓静和她带领的舞蹈队员相继与文莱国王苏丹握手。


        潍坊晚报2010年12月31日以《昌邑徐晓静将去文莱支教》为题,报道了昌邑市石埠经济发展区西金台小学音乐教师徐晓静被国务院侨务办公室选中,派到文莱首都斯里巴加湾的汶莱中华中学支教的事。如今徐晓静到文莱已经有一个多月了,并且在那里度过了兔年春节。2月13日,记者通过QQ以及电子邮件两种方式对徐晓静进行了采访,了解了她在文莱一个月的生活、工作以及她在文莱过年的情况。


   ◎工作
        教十个班的音乐
        掌管三支舞蹈队
        “我在汶莱中华中学教音乐课和舞蹈课,每天都很忙碌,我特别喜欢和舞蹈队员们在一起。”23岁的徐晓静告诉记者,她在汶莱中华中学教小学三年级十个班的音乐课,学校的三支舞蹈队也全部由她负责。
        汶莱中华中学共有学生3000多人,因为教室不够用,学校将不同年级的课安排到不同的时间段,每天7时至13时,是小学四年级至高三的学生上课,每天12时至17时30分,是小学一年级至三年级的学生上课。根据学生上课时间,教师的上班时间也被安排成了上午班和下午班。
        “我上音乐课时教的内容跟国内没有什么不同。因为三年级的学生年龄都不是很大,所以我就从最基本的音阶、节奏和音符开始教他们,让他们慢慢地接触音乐。平时我都教他们简谱,因为这个比较容易记住和学会。”徐晓静对记者说,学校里华人的小孩都会说汉语,和他们交流很有趣。有些马来西亚人的孩子因为家里没有会说汉语的人,汉语说得就不是很好,她就得用英语跟他们交流。很多华人小朋友都很热情,如果她在语言上有什么困难,他们都会主动过来帮忙,很是体贴。
        每天除了上音乐课外,徐晓静其余的时间几乎都给了舞蹈队,带领队员们学习、训练舞蹈,为各种演出做准备。学校原来有两支舞蹈队,成员都是中学生或者四五年级的小学生,她对这两支舞蹈队进行了调整,又从小学一、二、三年级中选拔了一批具有舞蹈天分的小学生组成了舞蹈队,这样她就有了三支舞蹈队。“学舞蹈有很多基本功要从小练起,从小学一、二、三年级中选拔的成员,到了四五年级的时候就会成为很优秀的舞蹈队员了。”徐晓静说。
        由于三支舞蹈队成员上课的时间各有不同,下午上课的同学要上午练习舞蹈,上午上课的同学下午要练习舞蹈,徐晓静还有音乐课,因此她的时间被排得满满的。
        “我非常喜欢和我的舞蹈队员在一起训练。她们都很积极,也肯吃苦,特别喜欢舞蹈,而且自身条件也不错。三年级的舞蹈队员上了两周的舞蹈课了,她们的横叉和竖叉都下得很棒了,现在我主要让她们练习倒立与甩腰。基本功都要一步一步来,我相信不久的将来她们都会很优秀。”徐晓静说,休息的时候,队员们会讲很多她们自身的经历或者听到的有趣的事情,有时候会说冷笑话,特别逗。她喜欢与舞蹈队员们在一起,队员们的眼睛透着满满的天真和可爱。

   ◎生活
        终于适应咖喱味
        街上难见出租车
        一个月的时间,徐晓静已经基本上适应了在文莱的生活,然而刚到那里的时候,她有些不大适应,尤其是饭菜中咖喱的味道。
        “文莱人喜欢吃鸡肉、牛肉和海鲜,而且很喜欢做菜时放咖喱。”徐晓静告诉记者,平时她吃饭都是自己做。有时候她外出参加活动或者去同事家里做客,就会吃到有咖喱的饭菜。一开始她不适应咖喱的味道,感觉怪怪的,吃几口就觉得腻歪和恶心。经过一个月的时间,她现在稍微能接受咖喱的味道了,但还是不能一次性吃太多。
        徐晓静表示,与潍坊的季节不同,现在的文莱是雨季,每天都会下一场雨,天气很热,温度在30℃左右。学校建设得很漂亮,周围环境也很不错,依山傍水,所以她工作起来很舒服。
        “文莱是君主立宪制国家,很富裕,各项社会福利很好。”徐晓静对记者说,文莱人生活得很惬意,生活节奏不是很快,也没有什么压力。在文莱的一个月,让她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路上很少能看到出租车,“文莱人几乎每家都有车,因此路上基本上没有出租车。如果需要打出租车,需要提前预约,而且价格非常昂贵。因此,我每次外出都是搭同事的车。”
        据徐晓静介绍,文莱人很多都信奉伊斯兰教,服装不能穿没有袖的,不能穿短裤,不能穿露到膝盖以上的裙子,文莱的女人大多都穿马来服,包头巾,“这里的服装也很有特色,我去买布做了一件当地的服装,穿上很漂亮。”徐晓静说。

  ◎过年
        也包饺子看春晚
        还和国王握了手
        2月2日(腊月三十)上午10时开始至2月7日(正月初五),学校放假。腊月三十晚上,徐晓静和学校里所有的中国老师一起,到学校董事长的家里过除夕。大家一起包饺子、吃火锅、通过央视国际频道看春晚,所有人都很高兴,气氛也很融洽。“这边过年的气氛还是很浓厚的,由于都是中国人,我们把彼此当做亲人一样相互祝福。”徐晓静说。
        “这是我第一次在外边过春节,很想念家人。学校的网络最近不是很稳定,所以我尽量用各种方式与家里联系,希望他们不要担心,让他们知道我在这里很好,同事们都很照顾我。腊月三十晚上我给家里打了电话拜年,家人很高兴。”徐晓静对记者说。
        在文莱,马来西亚人占85%,华人占11%。徐晓静表示,文莱的华人过年和中国没有很大区别,他们把这个传统保留得很好。正月初一零时,当新年钟声响起的时候,鞭炮声响成了一片,一直持续到了凌晨1时,这让她觉得很惊讶。因为平时文莱晚上很安静,很多人很早就休息了,“我当时很感动,觉得自己好像没有置身于国外。”
        “正月初一上午我跟随学校的舞狮团外出拜年,去的都是大户人家,他们在文莱都是享有盛名的。文莱当地人并没有很隆重地过春节,毕竟不是他们的节日,但是他们也会参与到其中来,有很多马来西亚人也会到有交情的华人朋友家拜年。”徐晓静说。
        徐晓静告诉记者,每年的正月初六或者初八,文莱当地的华人团体都要举办一次团拜活动,邀请苏丹(文莱的国王)来一起庆贺华人的春节。她们学校作为文莱华人学校的龙头老大,需要表演节目献给苏丹。今年的团拜活动是在正月初六举行,她们学校出了两支舞蹈,一个是《红灯笼》,另外一个是《五彩飞扬》,“演出结束以后,苏丹以及王后、王子同演出者握手致意,我也有幸与苏丹近距离接触了一下。”
        采访的最后,徐晓静表示:“谢谢国内的父母、朋友、同事和邻居跨越地域界限的问候和温暖,我在文莱会好好努力工作,请你们放心!”(王凯)
发表于 2011-2-15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徐晓静是成功的也是幸运的。热烈祝贺!
发表于 2011-2-15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徐氏家族的荣耀!
发表于 2011-2-15 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徐晓静在文莱包饺子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4-6-26 22:07 , Processed in 0.191412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