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回归徐氏
搜索
查看: 210|回复: 2

[评论] 徐云鹏:公考“体检门”频现 相关程序需完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28 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一年前,贵州安顺市的陈彬在公务员考试中,笔试和面试都取得第一名,却因为体检不合格没有被录取。然而,陈彬事后发现,在人事部门指定的医院体检结果不合格,但在其他医院却没检测出问题。在这家指定医院他以普通人的身份化验合格,但以公务员体检的身份就不合格。(据2011年11月26日 中国之声《新闻纵横》)
  从近期媒体曝光情况看,公务员招聘考试“体检门”绝非个别现象:
  去年,西安大学生李丰(化名)参加公务员考试。体检结果应属健康,却被以“乙肝携带”为由淘汰。交涉无果后,李丰提起诉讼,要求撤销体检不合格的决定。在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一审败诉后,他又提起上诉。如今,上诉被受理已经8个月,远远超出了两个月的法定审结期限,却至今迟迟没有判决结果。
  江西的施欣也有类似遭遇。他曾报考四川省的公务员,以所报职位笔试第二、面试第一、总分第一的成绩,进入体检环节,却因“转氨酶偏高”被拒。此后,他辗转江西、湖南、四川三省,前往3家医院做了4次体检,结果均显示肝功能正常。施欣多次向纪委实名举报,却一直杳无音信。
  吉林大学2012级应届硕士研究生宋江明,在2011年山西省长治市公务员考试中,报考了长治市环保局科员2职位,取得笔试、面试、总成绩第一,却在体检中被“刷”下来,原因是“血检”不合格。
  一连串的公考“体检门”新闻,在让人为求职者命运唏嘘的同时,体检医院的诚信度也再次被晒在光天化日之下,广受社会舆论的诟病。尽管公务员招录在体检环节出问题的事件屡有发生,但许多有类似遭遇的考生却没有选择维权,多数人抱着“小胳膊宁不过大腿”的态度,自认倒霉了,这也是导致体检猫腻多的原因之一。
  医院玩猫腻,求职者遭殃。在一个个健康者体检出“不合格”的背后,所隐藏着的注定是一场处心积虑的幕后运作和肮脏的钱权交易。实质上,宋江明不是被检验标准“刷”了,而是被招录潜规则“涮”了。篡改宋江明血常规检验报告单,则是“一条龙”的操作。结果,一名寒门子弟的就业通道、上升路径,就被封死了。
  相比之下,宋江明算是幸运的。宋江明事件因为媒体的介入引起关注,最终的调查结论证实有人在其体检报告上做了手脚,6名相关责任人也受到了处理。但是,我们不能也不可能指望所有遇到这种遭遇的求职者,全部都能从媒体舆论的关注中讨回公道。确保公务员考试体检环节的客观公正,诚实守信,最终还是要依靠相关制度机制的完善与有效落实,制度机制管根本。
  我们必须承认,招考国家公务员是当今国内最火爆、最惨烈的竞争。炽热的追捧使得公考充满了“内幕”:考试作弊、事先内定、曲线交换、萝卜招聘等花样迭出,到处是潜规则。还由于有的体检项目“太专业”,一些数据老百姓根本不懂,医院说啥就是啥。而且,医疗界本身存在着“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关系,难免“一家人护着一家人”,即使产生鉴定纠纷,官司也打不赢。因此,在体检结果上做手脚,通过体检“刷”人,风险成本相对小一些,这也使得体检成了公考钱权交易的重灾区。
  避免招录公务员在体检环节中出现问题,让宋江明们的遭遇不再重演,首先要强化法治,严厉惩戒。对舞弊行为实行零容忍,一经发现就坚决清除医疗队伍,终身不得再从旧业,使其不敢利用体检过程来玩猫腻。其次是在公务员招录体检的复检程序中,应当明确规定司法鉴定和异地鉴定的环节。让中立的第三方——司法鉴定介入体检争议。同时,健康复查应该不受地域限制,可以委托异地医疗机构进行复检,以排除初检结果的影响和属地的影响,确保体检结果的公正。
  其实,确保公务员招录考试公开透明,公平正义,并不难,方法随手即拾,难的不是能不能做,而是愿不愿做、想不想做,舍不舍得放弃一己私利。
发表于 2011-11-28 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录取公务员的关键,应该是上岗后能否廉洁,能否真正把人民放在心里。为了权和利的人,一个都不应该录用。
发表于 2011-11-28 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重的是地位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4-6-27 02:00 , Processed in 0.155618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