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回归徐氏
搜索
查看: 173|回复: 3

[人物] 图像的驳离—徐松个展开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9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本帖最后由 徐卫 于 2012-4-9 09:00 编辑


1333011512619.jpg

1333155404_mfile_4f76564f07985.jpg

1333155404_mfile_4f76564f9a033.jpg

1333155404_mfile_4f76564f6cf17.jpg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开幕式现场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2012年4月7日下午3时,图像的驳离——徐松个展在798艺术区现实空间开幕。本次展览将持续展出至4月27日,是艺术家徐松近年来最新作品的一次集中呈现。
艺术家徐松没有过分寻求作品的“新奇”与“创意”,相反,他更多的是向内寻求,在画布上找寻自己内心的感受,少了对结果的执着与认定,让他可以在创作中更好的直抒胸臆。他笔下的荷花,没有映日的“别样红”,没有“中通外直,不蔓不支”,却也将中国文人墨客对荷花的情有独钟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与中国文人画传统和文人精神是一脉相承的。他的作品,既保留了西方绘画所独有的微妙层次与丰富肌理,又蕴含了东方审美中的空无与诗性,从而打破单一的束缚,可以呈现真实的自我。
驳离,似有历史的印迹,壁画般脱落的质感,不再光洁、不再清晰,却古味醇香,散发内在生命力;驳离,似有“格式塔”的反叛,一种弥散的情结,不再完型、不再古典,却自然新意,富有时代气息。当图像被这种驳离的情绪破坏后,所传达的讯息也不再逼真。但对于徐松来说,并不需要用真实来讲述什么,似乎这种对图像破坏的感觉,正回归了现实本身。
林语堂曾经说过:“在艺术作品中,最富有意义的部分即是技巧以外的个性。”毫无疑问,徐松的作品是有个性的,这种个性源于从心所欲,这种个性止于创作的现实。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艺术家徐松接受艺术中国采访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艺术评论家陈孝信接受艺术中国采访

u=2009908977,4106019747&fm=11&gp=0.jpg
发表于 2012-4-9 19:19 | 显示全部楼层
驳离,驳离。
发表于 2012-4-9 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也叫艺术?!
发表于 2012-4-9 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学画的,但没懂,层次差太多了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4-6-26 22:10 , Processed in 0.188944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