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回归徐氏
搜索
查看: 201|回复: 2

[人物] 师生含泪讲述徐更生校长的最后10小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14 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e342cd884159e51fc7668336a8a64523.jpg
图为徐更生工作照。
     昨日,武汉市最东北角的山村小学——新洲区徐古镇中心小学一片宁静,二楼会议室内,一本笔记依然摊开着,工整的笔迹停留在“学校班主任工作会”的记录上,然而它的主人——校长徐更生却永远地离开了。
    老师们回忆
    还原他生命的最后10个小时
    “徐校长上个月才满49岁。”提起徐更生,老师们声音哽咽,“他就是一心想建一所山里最好的学校,太累了。”在同事们的回忆中,徐更生生命中最后的10个小时得以重现。
    12日这天早上7点,门房师傅看到徐更生,他又像往常一样,到操场、食堂里转了一圈,看看校园的卫生、学生的伙食。
    “他家就在学校旁边,当校长13年,他每天总是早上最早来学校,晚上还要到学生宿舍转一圈,检查完了才能放心地回家睡觉。”共事18年的曹玉连老师提起徐更生,眼泪不断。
    上午8:20,徐更生来到办公室,安排当天重点工作,布置解决巡查发现的问题;9:00赶往徐古镇开校长会。
    13:00,赶回学校整理会议记录,并通知全体班主任下午放学后开会。14:30,发现男厕所洗手池渗水,找人查看,一起商量解决办法。15:00,与班子成员商量近两周工作安排,筹备学校科研课题。16:40,班主任会召开。17:03,正在布置相关工作的徐更生突然栽倒在会议桌上。老师们慌忙将徐更生送去徐古镇卫生院抢救。
    17:35,新洲120急救车赶到,确认徐更生已经离世,怀疑为心肌梗塞。
    肩挑手扛盖校舍
    带着老师们当泥瓦匠
    “现在这个敞亮的学校,完全是徐校长带着大家一砖一瓦干出来的。”徐古镇中心小学的前身,是村办的马岗小学,地势低洼,教室常年潮湿。1998年,时任马岗小学副校长的徐更生看中了大龚家湾的一片地,琢磨着给孩子们换个好地方。
    然而这片“风水宝地”是村子里许多人家的祖坟所在,不少人堵到徐更生家里叫骂。
    徐更生一番苦劝,在“先人”和“后人”之间,多数村民选择了理解。
    没有钱怎么办?徐更生带着老师们一起当免费“小工”。
    “当时这里一片烂泥,徐校长带着我们到处拣石子铺路。”曹玉连回忆,老师们当起了泥工、水工、电工、木工,学校里的窗户、寝室的床,全是老师亲手做的。
    为了解决孩子们喝水的问题,下雪天,徐更生带着不上课的老师,带上铁锹,在冻得生硬的土上挖出3公里的沟,铺上管道,接通了水厂的水。“徐校长带着我们没日没夜忙,他自己头上的虱子一抓一把。”
    如今的校园,让孩子们十分自豪:两栋教学楼、两栋宿舍楼,3000平方米的操场设施齐全,近700平方米的新食堂已经竣工。学生从当初300多人,到现在700多人,连麻城的学生也慕名而来。
    全校老师选他当校长
    为重托三次谢绝“赚大钱”邀请
    同事们都知道徐更生家里的困难,家有80岁老母,24岁的大女儿脑瘫,小女儿在武汉读大学。两个孩子看病、上学都要钱,徐更生是家里的顶梁柱。
    “其实他有许多更好的机会,都放弃了。”教师陈亚丽说。
    1999年,马岗小学与徐古镇中心小学合并,民主选举中,全校老师一致联名推选徐更生当校长。大家的信任让徐更生觉得沉甸甸的。8月28日,上任第一天晚上,他在日记里写道:要让学校成为新洲乃至鄂东北地区的一颗明珠。
    从当上校长那天起,他心里装着的就全是学校。“他很抠门”,老师们说,“为帮学校省点钱,他总是自己骑摩托车忙进忙出,能不添置的东西坚决不添。”但是年轻老师们含着眼泪说,只要是需要做课题、去听课,他总是毫不犹豫地让老师们尽量“走出去”。
    “他特别爱才。”去年,学校“破天荒”新分来两个大学生,徐更生可高兴了,“抠门”的他专门叫了辆面包车,亲自跑了20多公里去迎接。
    曹玉连说,曾经有老板欣赏徐更生的管理能力,3次上门邀请他一起办学“赚大钱”。其实徐更生家里确实需要钱,“可是他放不下老师们对他的期待和信任,最终还是谢绝了。”
    “我们劝他别太累,他却说在学校一点不觉得累。他还开玩笑说,只有倒下了,才能停下来。”
    “他倒下的时候,穿着那件旧夹克,我想帮他拉上拉链,可上面拉上下面又开了。脚上的那双袜子,也破着洞,自己的事他永远也顾不上。”
发表于 2012-4-14 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位值得敬仰和尊敬的教育工作者!
发表于 2012-4-15 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要真心关心爱护他们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4-6-27 05:19 , Processed in 0.180269 second(s), 10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