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徐培午 于 2012-6-7 20:55 编辑 2 D6 L: A1 B n8 n
3 u* v& p( U ]% p% q m 据史册记载,明朝初期,战爭频繁,中原人口大量减少,朱元璋从山西等地进行移民,洪同县大槐树是个集散地,从此地走向全国,所以洪同大槐树就成了现在人们寻根的圣地。五台县大建安村徐氏宗族的根是否是从大槐树走出来的?否!五台徐氏另有根源: 根据五台县大建安村徐氏宗谱记载和辞海解释,徐姓为上古东夷族部落首领伯益的后代。夏禹时,伯益辅佐禹治水有功,入夏后,伯益子若木和生调被封于徐,建徐国。其后夏、商、周三代,徐国均为诸侯国之一。至周穆王时,徐国国君偃王在位,行仁义,结众心,深得百姓拥护。周边有32个小国家朝贡。后来徐国举兵攻打周朝,兵败后他隐居于彭城。以后周穆王仍封他的子孙继续管理徐国,一直延续数百年。公元前512年,徐国被吴国灭掉,亡国的徐国王室,为纪念故国,不忘根本,以国为姓。以后在春秋、战国各个时期都有发展。在汉未骚乱时,一世祖稚,迁江西南昌府,二世祖伯(泊)迁浙江尤(龙)游,三世祖分居江苏、浙江、绍兴等地,以后散居高平、东莞、琅邪、濮阳等地。 又据马邑(现山西省朔州马邑镇)境内徐氏宗谱序云:徐氏祖居南京,即应天府句容县东发峪狭里人。明洪武4年(公元1371年)充山西(驻军),明宣德2年4月(公元1429年),奉召连家人起调大同府,明宣德9年(公元1436年)1月,设马邑县,所隶百户顺里九甲(明朝县下设都,都下设甲,甲下领村,村中分户。甲相当于现在的乡长)。后落户马邑县。一世祖仲昆三人,兄通甫,迁居河间府(2002年6、7月间中央电视4台播出一则新闻,在浙江某地有无梁桥,是从北方去的徐姓所创,从北方去南方的徐姓绝无仅有,可能是祖上通甫之后)。 二弟意甫,由马邑迁建安,又迁马邑。为马邑徐氏之始祖明德。生五子:海、洧、澄、洪、滨,马邑另有家谱。 三弟才甫,从马邑迁居五台大建安村定居(推论应为明宣德年间,至今约600余年)。才甫即马邑徐氏宗谱之峻德。这样,朔县马邑与五台县大建安村徐氏联谱,乃一宗之脉也。 才甫又名峻德,小名红,子一友谅,三世祖义、安,义子三,文厚、文达、文源。文厚祖子一旺,为老大股。文达祖子一广,考无后。文源祖子九,兴、盛、增、益、仓、库、廒、昶、粮, 为一至九股。根叶茂盛,子孙繁衍。 崞县徐姓是否与五台徐姓有关系,已不可考,但五台徐姓始迁祖中徐意甫一支在明宜宗宜德年间曾迁往大同,又后迁回马邑,其间有无宗支留下,不敢妄断,但五台与崞县相去不远,徐继畲母亲即是崞县续氏。 据崞县徐姓族谱介绍,本家族是明末天启、崇桢年间从代州振武卫迁往崞县的。始迁祖为徐天才。徐天才妻胡氏,生子七人,依次为:徐臣、徐宰、徐辅、徐弼、徐相、徐风、徐敬。其中徐臣生子五人,徐自新、徐克新、徐德新、徐作新、徐知新;徐宰生子一人,徐鼎新;徐弼生二子,徐振新、徐明新;徐敬生一子,徐昌新;徐辅、徐相、徐风无嗣。三代之后繁衍至数十家,传至民国为13世,仅余二十余家。 崞县徐姓最著名的人物是11世的徐永昌。徐永昌,(1887—1959)字次宸,曾任民国政府国防部长,一级陆军上将,为徐自新一支传下,徐知新子徐宁,徐宁子徐成风,徐成风子徐发,徐发子徐满庠,徐满庠子徐荣,徐荣子徐万盛,徐万盛子徐庆,徐永昌子徐庆次子,有兄徐吉昌,徐永昌有二子,徐元章、徐元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