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小徐,我这个土地面积怎么不对啊?”“大爷,您先别急,我这就把您的问题登记下来,向上反映。上面很快会下来再次核查的,一定会把信息核准的。”“小徐,你看我们家当时登记的是老人的名字,现在父母去世了,怎么办呢?”“这个村里会给您出具一个情况说明的,您放心。”这段时间,徐永莹每天一走进办公室,就被围得里三层外三层:村民们集中办理土地使用证,徐永莹要帮村民们复印户口本、结婚证,收集上交,面对村民们的各种资讯,徐永莹也是耐心地一一解答。“在这个岗位上就是这样,每天跟老百姓打交道,最重要的就是耐心、认真。”这是徐永莹当村官两年来的心里话。 徐永莹是我市第四批大学生村官,目前在西津街道罗溪村担任党总支书记助理。两年前,她从合肥辞去工作,心怀忐忑地选择了“村官”之路;两年后,她目光坚定地继续前行。
入户宣传惠民政策 沉下身子 主动融入基层群众 刚到罗溪村时,正赶上村“两委”换届。为了加深对村民的了解,徐永莹主动要求参与其中,晚上骑着电瓶车和“两委”干部一起走家串户,认真做好讲解宣传、选票统计、会议记录等工作,有效提升了换届选举工作效率。在之后的工作中,徐永莹又积极抓住每次机会,同村干部一起深入队组开展摸底调查、矛盾调解等工作,很快跑遍了全村13个村民组,与村里群众渐渐熟悉起来,村民们开始知道村里来了个“小徐”。 2012年8月,台风“海葵”肆虐我市,罗溪村也面临着险情,以海山组地质灾害点威胁最大。为确保海山村民组258人的人身财产安全,要将海山组村民统一转移并安置到村委会大会议室。徐永莹主动随着行动小组,冒着狂风骤雨挨家挨户做群众工作。其中,有一户村民因为孩子太小,不愿意转移。这时有些路段已经被雨水淹没了,情况很紧急。徐永莹耐心劝解着,并提出把自己休息的房间让出来给他们住,在衣食住行方面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最终成功转移。 立足岗位 投身建设“美好乡村” 2011年10月,罗溪村的“美好乡村”建设进入攻坚阶段。为了克服时间紧张、劳动力不足、资金有限等问题,村里发动了“党员奉献日”活动,号召全体党员都参与到建设中。村领导考虑到徐永莹是女孩子,来村时间又不长,就没有给她分配任务。但徐永莹却放弃了这个“差别待遇”,脱下高跟鞋,戴上帆布手套,参与到建设队伍中。“力气小我就少铲点沙土,手不熟我就多跑几个来回。”夏日的高温很快将人蒸得满身大汗,顾不得头上的汗滴和全身的泥泞,徐永莹咬牙坚持着,再搬几块砖,再铲几锹泥,就这样干着力所能及的活。一天下来,徐永莹脸蛋黑了,手上也磨出了几个水泡,“我的心里却是开心的,因为我为自己能够成为参加奉献日活动的党员队伍一员感到高兴,真正地体会到了劳动者光荣的含义。” 根据安排,徐永莹接手了村里的财务工作。对于语言专业毕业的她来说,这项工作相当棘手。自从接下这个担子以来,徐永莹始终谨记自己报账员的工作职责,主动向老报账员请教学习,认真记录每笔开支,整理归类票据,及时上报到办事处,并在网络上和村务公开栏里做好每季度公示,自觉接受村民监督,力求做到“阳光村务”。“美好乡村”创建时,为了赶在春节之前将创建工作中村民的工资发放到位,她几乎天天在办事处财政部门、银行、信用社之间奔波。因为过年期间取款人数很多,为了不耽误村民时间,徐永莹总是提前去排队,一直坚持上班到过年前一天,白天发放工资,晚上加班赶出村民工日表、并盘点核算,最终圆满完成工作,没有出现一笔错账,更是让村民们安心过了个好年。 辅导留守儿童写作业 开拓创新 关爱呵护留守儿童 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徐永莹也一直牢牢记着自己的责任——发挥专业优势,更好服务“三农”。 2012年夏天,看着村里无处可去的“留守儿童”,徐永莹萌生了这样一个想法:何不利用自己的英语专业优势,把这些留守儿童集中起来开办一个免费爱心班。她将这一想法报告给村两委,很快得到了大家的支持和帮助。经过一番筹备,罗溪村“留守儿童”爱心班在7月10号正式开班了。考虑到上午村里比较忙,徐永莹便利用下午时间在村委会会议室进行教学。刚开始,因为宣传未到位,再加上村民对徐永莹还不是完全了解和信任,来报名的学生只有两三个。但她并没有因此泄气,而是不断加大宣传,去人口比较集中的地方散发传单,耐心为村民讲解,渐渐地学生多了起来。徐永莹结合学生年龄差别这一实际,采用了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孩子们自主学习知识、写作业,遇到问题找她辅导。为了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徐永莹还特意为孩子们安排了趣味游戏、课外阅读、知识竞赛、体育锻炼等活动。同时,还利用村里的远程教育平台,播放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红色影片和孩子们喜爱看的动画娱乐影片,极大地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那个暑假,共有22名孩子来村里报名参加学习。 结语:据了解,在市委组织部组织的大学生村官党组织第一书记考试中,徐永莹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现阶段在公示。 两年来,在罗溪村这片土地上,徐永莹留下了太多的回忆和故事,她热心参与农村工作,用心与老百姓交流,让自己的青春在乡间闪光。(记者 范芬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