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回归徐氏
搜索
查看: 303|回复: 3

[评论] 徐大发:公务员个人幸福感最低有点“矫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5-21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655dd5f3jw1e4ujw9ojxqj20fq0jztba.jpg

    今年初,根据国家公务员局发布的数据统计,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最终报名人数超过150万。然而,日前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与智联招聘联合发布的《2012年度中国职场心理健康调研报告》却显示,职场个人幸福感排名中,政府机关排名倒数第一,排名倒数第二的是民营企业。(5月20日《成都商报》)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不信。说公务员个人幸福感倒数第一,是因为“横看成岭侧成峰”的缘故,如果让一名言“幸福感最低”的公务员去干其他类职业,特别是那种高强度体力劳动或高频繁脑力劳动的工作的职业,就不会再发出这样的感叹了。事实上,如果叫一些公务员放弃自己的工作,就又会说是“鸡肋”,在更多的人看来,说这话的公务员有点“身在福中不知福”的味道。
    其实,得出这个结论也与调查的人群层次结构有关。这次调查共对9072名受访者进行了调查,其中2.7%为政府机关、非营利机构、科研人员,且所有受调查者中74.8%为30岁及以下的年轻人。30岁以下的年轻公务员正是进入公务员队伍的初始阶段,正是接受挑战考验的时期,相对与年龄较大的公务员来说,他们的劳动强度要大一点,累活苦活基本都落在他们的身上,而报酬收入由于薪水级别不高,隐形收入与30岁以上公务员员比起来也会要少,故会得出如此结论。换言之,这个结论只是一部分公务员的感受,而非全体公务员的感受。
    如果说一些公务员的个人幸福感指数不高的话,主要还与自己进公务员的心理期待太高有关。在许多人眼里,最初报考公务员的动机就不是很纯。潜意识中是怀着出人头地弄个一官半职的“官本位”思想去竞聘的,而不是怀着“人民公仆”和“人民勤务员”的情怀去的。从心理需求理论来看,一个人的心理欲望越大,现实的距离感也就越大,落差也就越大,最后必然会导致幸福感越低。
    说到底,个人幸福感的指数大小还与一个人的个人意识观念有很大关系。如果个人的私欲很强的话,即使达到了位高权重的位置,他依然不幸福。如果他能够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知足常乐的话他也会感到非常幸福。在笔者看来,那些说幸福感不高的公务员,还是没有摆正好个人的心态,没有弄清楚自己工作服务的性质,没有看到更长远的职业生涯而形成的一种“短视”。从这点看来,对年轻公务员的职业道德修养与理想使命感教育显得尤为迫切。一个没有个人职业幸福感的人,也是很危险的,他就不会去热爱自己的职业。过去,我们常说要“忠诚党和人民的某某事业”,现在看来仍不过时,仍然需要反复吟唱,牢记在心。
    当然,一些公务员感叹幸福感很低也许与工作经常加班收入少有关,但这些都只是一些表面现象。时间久了,就会越来越体会到公务员职业的诸多好处。至少在目前体制下,公务员仍然是非常吃香的职业。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最终报名人数超过150万,热门的职位竞争惨烈,接近“千里挑一”、“万里挑一”的程度。我想这些人的狂热选择并非真的都不理智,肯定有千万条理由在左右着自己的选择。说幸福感很低的公务员还只是一个“磨合期”不够的问题,并不是本质性“锁定”。在外人看来,真的很“矫情”。(徐大发)
发表于 2013-5-21 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公务员无个人幸福,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还削尖脑袋往里钻?占了官场权利的位置,吸足了人民的纳税钱,还美其名曰没有幸福感?真是饱汉不知饿汉饥呀。不过话也可以从另一面说:你贪污了,你腐败了,你包二奶了,你渎职了......你进去了,你为此丢了性命了,那是真的没有幸福感了!
发表于 2013-5-21 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够猛的,不是一般人能做到
我觉得徐氏宗亲网是注册对了!
发表于 2013-5-27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别和我谈理想,戒了!
我觉得徐氏宗亲网是注册对了!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4-6-26 22:59 , Processed in 0.166932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