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回归徐氏
搜索
查看: 348|回复: 2

[人物] 以理性之笔,写诗性之文——读徐缉熙《读红手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30 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01300000257976122890946656843_s.jpg

大学读中文系时,徐缉熙是我的老师,30年前,他那温文尔雅、不温不火分析《红楼梦》的语气腔调,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觉得他虽身在文艺理论室,以研究西方马克思文艺理论家卢卡奇而有所建树,但讲课的内容和举手投足的教态,却深得中国古典文学神韵。近日,读到他有关论《红楼梦》的文集,好像又来到当时的课堂,听他拈出小说的一些精微段落,为我们细细剖析。

在时下汗牛充栋的红学论著中,徐老师的论述,有自己的鲜明特色。这种特色,我认为是感性与理性的有机融合,发而为文章,就是能以理性之笔,写诗性之文。
他能够从文本的分析深入到背景,展现出富有想象力的分析视角。由于《红楼梦》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小说,也由于该小说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极大的包容度。所以,分析小说而把作者的家庭生活、历史背景结合起来,或者在小说中找到与传统文化各种形态的契合点,成了许多红学家的研究冲动。徐老师从甄士隐名费而谐音“废”的角度,把甄士隐的“废人”寓意与小说中的贾宝玉命运以及小说外曹頫遭遇联系起来,为读者揭示了小说与现实生活联通的一个关键点。这种对小说隐喻的诗意想象,在分析作者从现实生活的“还经济债”到小说中变而为“还眼泪债”、感情债,既说明了作家处理现实材料时有怎样大胆的想象力,同时,也说明了,研究者的诗意想象,对于分析小说情节的逻辑生成,同样起着不可或缺的影响。这种诗意想象与理性逻辑的统一,在他分析《红楼梦》与庄子、与阮籍、与民族文化关系的篇章中,也有生动体现。
当然,指出小说虚构与现实背景的联系不等于混淆两者的界限。他撰文反驳刘心武对《红楼梦》所谓的揭秘,提出对秦可卿这一人物形象的应有理解,表明了艺术把握人物形象,诗性的揭秘需要有理性的祛魅为基础,玄思妙想的高论也需要经受生活常识的检验。比如刘心武说秦可卿就是被偷送进曹府避难的废太子女儿,而她的死是因为被告发了才不得已自杀。但《红楼梦》写她出殡场面是如此之大,如果刘说成立,徐老师问道:“秦可卿丧礼敢如此张扬吗?会有那么多王公勋戚来为她送行吗?他们都活得不耐烦了?”类似的一连串追问,充分显示了基于常识的理性力量。
他的诗性智慧,在分析林黛玉形象时,用“仙味、诗味、痴味”这三味来概括,颇为传神。这既是把握形象的一种艺术直觉,也是对语言的高度敏感。在他品味贾宝玉为晴雯撰写的《芙蓉女儿诔》时,对语言的精微分析也时有可见,如旨评本中的“直烈遭危,巾帼惨于羽野”一句,在程高本中被改为:“贞烈遭危,巾帼惨于雁塞”,对此,他评析道:
“雁塞”指的是出塞和番的王昭君,用王昭君比喻晴雯已属不伦不类,把“直烈”改为“贞烈”,这一字之差,思想境界有天渊之别。“直烈”者,正直刚烈也,这正符合被称为一块暴炭(烧红的炭)的晴雯的情性品格。改为“贞烈”,是把晴雯改造成“贞女”、“烈女”了,这样的冬烘头脑,岂非可笑之至!
有意思的是,红学家蔡义江也对此改动有评述,不过他着重指出程高本把“羽野”改为“雁塞”(即把典故从鲧父改为昭君)欠妥的各种理由。总之,在读《红楼梦》时能参照各种相关论著,实也是人间赏心乐事。
本文来源:http://ewen.cc/books/bkview.aspx?bkid=241773&cid=733032
发表于 2013-6-30 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你不笑,一笑粉就掉!
我觉得徐氏宗亲网是注册对了!
发表于 2013-7-2 0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宗亲发贴辛苦了,谢谢分享!
我是不是太肉麻了!徐氏宗亲网我来了!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4-12-23 00:36 , Processed in 0.176059 second(s), 10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