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回归徐氏
搜索
查看: 350|回复: 2

[娱乐] 徐皓峰:寻找中国武侠电影的出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0-10 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新华网韩国釜山10月10日电(记者彭茜)中国武侠电影需要靠独到的故事、对武德的体现和对动作形态的尊重来寻找新的出路,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教授徐皓峰9日在第18届釜山国际电影节中国武侠电影论坛上表示。
“港式武打失去了技术的独有性,中国武侠电影的危机很可能是以后拍武打片的不是亚洲人,而是好莱坞的美国人,”徐皓峰说,由香港流向好莱坞的武术指导,带出了一大批武打技术了得的黑人武术指导。《功夫熊猫》《福尔摩斯》《暮色》等欧美电影都已能熟练地运用港式武打风格。
徐皓峰1997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他的导演处女作《倭寇的踪迹》,曾入围第68届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他也是王家卫电影《一代宗师》的编剧和武术顾问。但他更为公众所知的身份是“硬派武侠小说”的代表人物,幼时曾跟随自己的二姥爷、形意拳大师李仲轩习武,这使他对功夫套路和武林掌故较之外行更为熟稔,诉诸笔端更加专业可信。
“从电影故事角度讲,以前的武侠电影很简单,就是讲一段复仇的故事,主要靠武打动作的视觉华丽来取胜,这是20年来武打片的主流,”徐皓峰说。
2000年,李安作品《卧虎藏龙》的成功,催发了武侠片的复兴。以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url=]微博[/url])等知名导演的武侠片为代表,开启了采用大明星阵容和大投资的“大片”武侠模式,取得了高额的票房收入。《英雄》《无极》《夜宴》等电影在武打设计上延续了上世纪九十年代香港武侠片的技巧,主题上有文艺化的思考,但却被批故事单薄无力。
“武侠片已经完成了它艺术化的历史阶段,现在需要的是从真实的社会中汲取养分。重技术,轻人文的现状必须改变,”徐皓峰说。作为《一代宗师》的编剧,他更愿意以此为例为中国武侠电影的发展提供参照。
在徐皓峰看来,以往武打片大多是“想象的神话”,而《一代宗师》还原了民国时期真实的“武林”。习武之人作为民国时期一个上升的社会阶层,曾是政府要员资助和争取的对象。因此,除了对武打动作的技术强调,武侠电影更应着力于讲述这一行业的真实故事,探究武学文化。《一代宗师》对真实民俗的引进,改变了武打片的类型,使其转向民俗电影的维度。
徐皓峰认为,如今武侠片的没落,还在于武侠土壤的丧失,“武侠电影的根源是武侠小说,港台的新派武侠小说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已经没落,大陆的武侠小说处在边缘化的状态。”
徐皓峰说,要保住武侠这个类型,必须要有独到的故事,最初武侠小说吸引观众是靠描写社会阶层的丰富性,这种东方的通俗文学涵盖了皇帝、贵族、平民百姓、流氓等多个阶层。但近几十年来,中国的社会结构单一,作家想象力匮乏,作品不关照现实,相关文学鲜有发展。
他更希望中国武侠电影找到自己的灵魂,“好的武侠电影的标准是能够体现中国武术中的武德,而中国武侠电影精神上的标准就是儒家的思想境界”,贯穿《一代宗师》始终的,就是这种“宗师精神”。
“对动作的理解,也是一种世界观。要拍好武打片,首先还要转变观念,尊重动作形态。只有心态转变,才能真正理解动作,创作出新的动作美感,”徐皓峰说。
发表于 2013-10-10 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要尊重历史生活的真实性,不要神化了中国武术。
发表于 2013-10-13 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蹲在厕所里,想着500万……
徐氏宗亲网太棒了!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4-12-22 14:52 , Processed in 0.178370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