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本帖最后由 徐长金 于 2015-12-13 16:40 编辑
学者痛心、孺子汗颜---一场不该发生的官司
记者钟延东、帅群,详见2000年12月8日信息日报 12月4日,当南昌市徐孺子研究会会长兼法人张富、副会长黄岭接到东湖区法院送来的应诉通知书的时候,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从1993年成立研究会至今,为了弘扬徐孺子精神,传播中华传统美德,从市政府的倡导到平头百姓的支持,以及海内外徐氏后人的联络和沟通,研究会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在1997年成功举办了首次大型的徐孺子诞辰1900周年纪念大会,从而使故纸堆里的徐孺子一时在南昌家喻户晓。但是,他们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被徐氏后人因故里之争告上法庭,悲愤之余,书生气的他们连连说告错了、告错了,不该啊,不该啊。 会长张富是全国中语学术委员,其在80年代底创造的张富教学法曾名噪一时。12月5日,他走进本报时,神情庄重而气愤。他说,创办徐孺子研究会的目的,就是为了弘扬徐孺子身上所体现的许多传统美的,古为今用,引导人们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并进而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促进南昌的经济发展。因此,徐孺子研究会一向未把追溯孺子故里作为研究的方向和重点。甚至还尽量淡化,以避免引起无谓的村庄之争。张富说,1997年他们筹备徐孺子诞辰1900周年纪念大会时,经和市里领导悉心研究定下的主题便是—纪念徐孺子,建设好江西。他强调,研究古人要有大文化观念,徐孺子是江西的,是南昌的,其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一部分。只有具备这个起码的观念,才能不局限于某些模糊史料的争论之中,共同打好名人牌,发展当地经济,只有这样,徐孺子三个字才有更广阔的内涵和更深远的意义。 副会长黄岭1956年曾分配在北沥村的闸口小学教书,这为他以后研究徐孺子买下了伏笔。他曾走访了厦门、丰城、宜春、上饶等十多个地方,采访了数百人,组织创作了徐孺子的小说、传记和电视剧,收集和选编了不少有关徐孺子传说资料等。他说,文人立言【即文章著作】武官立功,徐孺子属于立德之贤人,几乎无文章传世,有关徐孺子文字材料也很少。关于故里之说,因古有无贤不拜相之语,因此,徐孺子故里之争自古有之,历代便有18徐甚至108徐之争。历史悠悠,史海茫茫,多少代人口多少次迁移,1900多年前古人的故里问题岂是一场官司所能断定。学术问题只能研讨、协商、而不是在法庭上理论。其实,在中国类似故里之争有很多,像徐福之争、张飞之争、诸葛之争等,但没有一桩闹上了法庭。如象征中日友好最早的民间使者徐福,江苏连云港和山东蓬莱,有的搞了徐福屋、有的弄了个下海地,但都未相互攻击,而是各自发展,共同富裕。 应该看到,越来越多的名人故里之争是一种很好的文化现象和经济现象。那就是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重视当地历史名人和文化资源,打名人牌发展当地经济。南昌徐家坊开发孺子茶饼,北沥村建了个徐孺子纪念堂,丰城白土乡隐溪村有个孺子石牌坊,据说有的地方要搞孺子酒,都说明徐孺子的名人效应在各级政府、专家学者的努力下已展露出来,并大有潜力可挖。更令人高兴的是,南昌市政府越来越重视徐孺子这一文化文化内涵,把这一文化内涵纳入了城市建设规划,西湖区政府还多次组织专家研讨,并修葺了孺子亭公园。我们希望更多的人把精力放在弘扬孺子精神,共同发展南昌经济上,这比争孺子故里在哪个村、哪个坊,甚至打一场官司要有意义的。正如张富所说,我们已经把孺子推向了全国、全世界还有必要把他拉回到某个小圈子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