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回归徐氏
搜索
查看: 471|回复: 2

【2009-2-18】徐鸣:徐州要走出历史 从兵家必争之地转向商家必争之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2-18 08: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2008年结束的时候,徐鸣松了一口气:徐州走出了悲情。   这一年,徐州GDP超过了2000亿,约占苏北的1/3,财政总收入359亿元,其中一般预算125亿,在苏北是很重要的一块。   一年前的2007年的冬天,徐州特别冷。江苏省委书记梁保华到徐州慰问基层群众,每到一处都遇到了下岗职工。这对省委书记的“刺激”异常深刻。   “保华书记是坐火车回南京的,他在火车站紧紧拉住我的手说,省里要研究徐州的问题,要想办法帮助徐州发展,帮助徐州解决一些困难”,回忆起那一时刻,徐鸣表情依然激动,因为当时,他并没有意识到江苏省委未来会给徐州送出一份如此重大的“厚礼”。   不久之后,在当年的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梁保华用了半天的时间在徐州代表团聆听。最后总结发言时,这位在江苏工作了30多年的省委书记表示,省委要像中央扶持东北发展一样,扶持和帮助徐州老工业基地振兴。   当天晚上,江苏省委召开省委常委会。梁保华在省委常委会讲话中,建议省政府派工作组到徐州调研,帮助扶持老工业基地振兴。   随后一年的时间内,梁保华三上徐州。由江苏省政府副秘书长韩庆华带队,由省委、省政府23个部门组成的专题调研组也先后6上徐州。   2008年9月2日,江苏省委常委会用半天时间专门研究支持徐州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意见。11月19日,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的意见》。在徐州从山东划归江苏55周年之际,徐州人领到了一份大礼。   值得一提的是,省长罗志军在08年初履新之后,走出省城的第一站便是徐州。那天,徐州下着大雪。   “省委、省政府要徐州放下历史与现实的包袱,轻装前进,做苏北发展的新的增长极”,徐鸣表示。   2008年1月,已经担任徐州市委书记5年的徐鸣,同时被任命为江苏省副省长。副省长再兼任徐州市委书记,这在中国的政治运行中,也是罕见的。他的分工只有一块——协调苏北发展。   徐鸣的新使命重任与过去6年,徐州率先走出“悲情”直接相关。   2003年2月,徐鸣走马上任徐州市委书记,一年之后,他带领徐州,在苏北第一个实现了“双超”:GDP过1000亿,财政收入过100亿的坎。   这本是兵家必争之地,长期以来,徐州形成了这个城市特有的人性性格:有情有义、敢作敢为。可以为正义两肋插刀,也可以为小事拍案而起。在这背后,则是对财力、法制和现代商业经济的忽视。   翻看徐州发展的历史,一直与战区、农区和灾区形影不离。   到任徐州后,徐鸣向935万徐州人提出:徐州的发展,必须走出“悲情”,要从兵家必争之地转为商家必争之地。   江苏扶持徐州的发展,不仅要求成为新的增长极,还要求徐州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当苏北全面小康的领头羊”,这是时任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对徐州的寄予。   高配坐镇:区域协调发展新思维   《21世纪》:作为副省长,同时又兼任徐州市委书记,这样的安排,在全国都是罕见的。中央与江苏省委作出这样的决策安排,是出于怎样的战略考虑?   徐鸣:我于2003年3月到徐州工作,出任市委书记,至今6年,是苏北5市市委书记中任期最长的一位。之前在省政府当过副秘书长,多次跑苏北,对苏北情况是比较熟悉的。   今年春节之前,省委梁保华书记找我谈话。省委领导反复谈的意思主要是,徐州是苏北的重镇,从全省布局的看,希望徐州的领导能够稳定,并且有一个高配坐镇徐州,协调好苏北发展。   你可以看到在省政府的分工,我只有一项苏北发展协调工作。苏北发展协调小组的组长是省长罗志军同志,常务副省长赵克志同志和我担任副组长。   《21世纪》:你在省政府的分工是负责协调苏北发展,但同时又是徐州市委书记,这样的身份安排,如何处理有人担心你对徐州的偏爱?   徐鸣:省里对苏北的帮助与扶持,是有一套政策办法的。苏北协调会议每年召开一次,由省长主持,每次会议都确定今年的重点在哪里,这是由省本级财力与苏北各地的需求结合的。比如,去年的重点就定在了南北挂钩共建开发园区上,只要你的园区做到了“人才、项目、资金”的三到位,符合了省里的既定要求,那么财政就补助1000万。   我的权限是,省有关部门验证好“三到位”之后,文件再送到我这里签字,然后你就去财政拿1000万钱。   现在苏北的发展已经产生了重大变化,一个是干部的精神状态普遍好起来,改变了过去“等、靠、要”,另外原有悲观失望的情绪也没有了,现在是竞相发展、你追我赶,不仅工作思路清晰与过去大不一样,而且抓软环境,作风也上来了。   告别悲情:苏北在崛起   《21世纪》:徐州是苏北的重镇,也是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出于历史的原因,你一直强调徐州必须要走出“悲情城市”,有人解读说,这是徐州和苏北告别徐州人和苏北人的悲情性格;也有人解释为,这是徐州和苏北告别历史包袱遗留的悲情,奋发崛起。   徐鸣:区域发展不平衡是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特点,这种发展阶梯式的差异很明显。费孝通先生当年提出苏南苏北的概念,后来回良玉同志任省委书记的时候,又提出了苏南、苏中、苏北的概念。   从历史上看,整个苏北的发展,从宋代开始弱了下来,一方面是南宋偏安杭州,长江以北是宋金交战的战场;另一方面是黄河夺淮入海泛滥,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清代。   到了近代,苏北在战争年代是战区,在建设时期又是农区,为其他地区的发展输出煤炭、粮食等资源,运进来的是轻工产品。   徐州有煤矿资源,这与其他苏北城市不一样,到现在已经开采了120多年,再有20-30年左右将耗尽。在计划经济能源紧张的时代下,江苏的11个地级市有8个在徐州挖煤,给这个城市留下了生态的严重破坏。如今,煤矿塌陷地32万平方公里,煤矿区棚户区307万平方米。资源出去了,留下的是生态破坏的历历在目。   这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   去年年底国务院批准徐州观音机场对外开放,尽管现在已经没有所谓的开放与不开放,但对徐州人来说,是圆了最后一个开放梦,这标志着这个城市也可以与世界接轨。   长期战乱中,徐州形成了特殊的人文性格。最大的一点是有情有义,敢作敢为。仗义疏财,重情义也轻法度,因此往往一怒而为争正义,也同时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这些成为徐州人倡导的文化,而在这背后,则是对现代商业经济的陌生与疏忽。所以说,这么多年来徐州一直是一个充满悲情的城市。   所以,徐州要走出历史的悲情,从兵家必争之地到商家必争之地,要重新塑造徐州的人文性格与经济转型。   空间如何换时间:苏北的“高铁”时代   《21世纪》:“苏北三角”的铁路设想,这是你提出来的,很多人认为这是很有创意的一个区域战略设想。   徐鸣:可以说,历届省委省政府都高度重视苏北的发展,近几年则更加关注。从江苏沿海来看,高速公路的布局已经基本完成,下一步是提高管理与运营水平,未来的重点则放到铁路建设上来了。苏北的高铁与城际铁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目前的规划是,徐州—宿迁—淮安—盐城—连云港(5.61,-0.10,-1.75%)—徐州的三角。这个三角中徐州到连云港的铁路已经完成电气化改造,盐城到连云港是已经进入规划的沿海铁路。   当前铁路建设,采取3-3-4的模式,即按照这个比例由铁道部、江苏和地级市共同出资,因与地方共建,解决了主要资金来源渠道的难题,因此铁道部很积极。   对这个三角,我们曾向铁道部做汇报。铁道部刘志军部长认为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设想,可以让有关部门进一步研究。
发表于 2009-2-18 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悲情城市
 楼主| 发表于 2009-2-18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4-12-22 20:56 , Processed in 0.180408 second(s), 10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