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少东红瓷骑士 |
|
|
2006-09-13 00:00:00 来源: 电稿 | 关注理由
陶瓷界历来有“要想穷,烧郎红”之说,意即烧制红釉瓷会让人倾家荡产。但他硬是凭着一股“犟”劲,成功烧制出红釉瓷,并突破市场化的难题,实现规模生产,进而一改行业传统做法,借鉴鞋、服行业的发展经验,为德化陶瓷业引入专卖店模式。
他就是徐少东,堪称传统陶瓷产业的市场化先锋,大胆地在传承和创新之间走出了一条可资借鉴的道路。
A人物・创业故事
陶瓷贩子创新成就奇迹
每个企业家背后,都有一段故事。或辛酸,或曲折,又或者喜悦。
对于徐少东来说,他的经历更像是一段传奇:孤身勇闯上海、杭州贩卖德化瓷,无功而返之后,满脑子“创陶瓷品牌”的念头使他韬光养晦,最终走上传统产业研究的道路,积累下数千万身家。
上海杭州辛苦贩卖陶瓷
同其他德化人一样,徐少东从小就对陶瓷烧制有不浅的认识。不过他与陶瓷的结缘并非烧制,而是贩卖。
1991年,高考一结束,他就开始贩卖陶瓷。“当时年轻,凭着一股闯劲,从家门口买下一些陶瓷,只身跑到杭州、上海。由于自己没开店,只是在路边吆喝叫卖,加上带去的陶瓷质量一般,生意并不是很好。”提到这段经历,他很是感慨。
当时,让徐少东最痛心的是,杭州人对陶瓷不懂行,硬说他带去的白瓷是用石膏做的,是在糊弄人。
“那时,讲起陶瓷,杭州人只认景德镇,不知有德化。”他说。或许正是这份痛心的经历,使他萌发了自己做陶瓷品牌的冲动。
半年的贩陶生涯之后,他开始为将来考虑。他知道,低端陶瓷市场竞争激烈,跟进去难免头破血流;而向中、高端陶瓷进军,研发经费必不可少,资金支持乃是最大的负担。
创建品牌的念头在他心间翻涌着。他心一横,决定先借助其他行业进行资金积累,再寻找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短暂转行遇危机
1992年底,徐少东在德化有过其他行业的短暂经历。
此后,由于人缘好等,他被选举为村委会主任。此时的徐少东,颇为春风得意。
然人生无常,由于多方面原因,徐少东遭遇空前危机。同时,在新的换届选举中,他也从村委会主任的位子退下。
危机促使徐少东再次回到贩卖陶瓷的老路。
不过,在外转了半年之后,他又回来了。
第二次的外出经历更坚定了他一直以来的信念―――创陶瓷品牌。“单靠贩卖陶瓷看不到出路,一方面,货款没办法及时收回,同时没有自己的品牌。”他这样解释。
创新惹来一身债务
他偶然在一本书上看到关于红釉的介绍,知道了高温红釉瓷由于烧成率极低,被誉为“千窑一宝”。在陶瓷界,历来有“要想穷,烧郎红”之说。
可徐少东当时心里想,既然北宋人都能够成功烧制出红釉,自己应该也能够成功!
看到潜在的巨大市场空间,他决定全心全意投入到红瓷的研制中。1996年底开始,他开始了红釉生涯。
万事开头难。无论釉料配方、施釉技巧、窑炉气氛,还是火候控制,都需要付出无数探索与尝试。多少次无功而返,多少次半途而废,又是多少次将心血凝就的成品半成品打碎……有时,距离成功只有一丁点儿,可那一丁点,却需要千百次试验。
烧制红釉除了需要技术,资金的支持也不可或缺。为研究烧制红釉,徐少东把家中的积蓄全用光了,不得不四处向朋友借钱。
2003年底,徐少东步入其人生的低谷:除了一身债务,一无所有:房是租的,连张床都没有,夫妻俩只能睡在沙发上。每逢月底,讨债的人接踵而至,水费电费成了他难以解决的问题。
面对种种困难,他却没有退缩。
回忆起这段难堪的日子时,他感慨道:“当时真的有些绝望。不理解我的人说我是神经病,但我却清楚自己在做什么。更何况,当时的情况也不允许我退缩,我只有把红釉成功地烧制出来,才有可能还清欠下的债。可以说,我被逼上梁山了。”
研制成功仍未脱困
终于,2004年正月初五,徐少东成功烧制出他人生里第一件红釉艺术瓷,填补了国际陶瓷史上的空白,把国内外陶瓷专家的梦想变成了现实。而他的人生,也开始了新的历程。
每当回忆起自己的成功历程,他总说,自己的成功离不开朋友的帮忙,更离不开德化陶瓷界前辈的指导。
德化有句话:有师无市。意即有很好的陶瓷工艺师,却难以走向市场。
虽然成功研究出红釉艺术瓷,但是徐少东并没有走出经济危机。产品虽研发出来,但他没有多余的资金用于产品的市场推广,只能靠参加小展会寻找知音。就这样徐少东又“煎熬”了一年多。
资金注入领衔市场
一次偶然的机会,福州某专营艺术品的企业老板看到他的作品。这个老板是一位爱瓷人,熟知陶瓷历史,知道红釉瓷的烧制难度,也意识到红釉瓷市场化的巨大空间,决定资助徐少东。
好事多磨,双方的合作仍颇遇波折。起先,这位老板经常请徐少东到福州,讨论红釉烧制技术,没有探讨双方市场开发的合作。几次后,急于求成的徐少东渐渐失去耐心,有次忍不住发火指责对方:“老是让我来福州,又不谈怎么合作,还不如让我好好烧几个红釉瓷。”
或许是觉得对徐少东的考验已经过关,这位福州老板并没有生气,反而笑着告诉他,前期合作款项已经汇到其账户,并给他添置了一部小轿车。
有了大笔资金支持,徐少东如虎添翼,技术屡屡创新,在高温红釉瓷的基础上,又创作出漆线雕系列,融德化陶瓷之古雅、福州脱胎漆器之神韵、北京景泰蓝之华彩于一身,还吸取了
闽南民间艺人雕琢绣饰的传统技法。日前,其作品瓷被中国对外友好协会选中,作为赠送给各国驻华使馆的礼物。
B人物・印象
狂热分子
有人说,有特殊性格的人更易成功。
这种性格指的不是传统儒家的中庸之道,而应是一种外向攻击型的。哪怕是只比别人多一点点勇气、强硬与坚持,都很容易让人脱颖而出。
徐少东就是一位让我们得出这个结论的人,他甚至可以被叫做“疯狂徐少东”。在研发红釉瓷过程中,他显示出无比的狂热―――一股持续、可以为之舍弃一切的狂热:从年少春风得意,到一贫如洗,连电费都交不起,再到全国四处开连锁店。这一切在短短几年时间里迅速发生。
意志坚韧、而又如狼似虎的徐少东,留给旁观者的是惊叹!
2006年8月9日。晋江博物馆。窗外太阳火辣辣。这个身材并不伟岸,却被手下人敬仰的男子,穿着红色休闲衫,操着略带地瓜腔的普通话,自然地讲解着。他的两边是慕名而来的红釉瓷爱好者,其中不乏当地名流。
他曾解释说:“自己无畏是因为无知,完全是被逼出来的。”与许多有着深厚陶瓷知识和技术的巨头相比,当时对烧制红釉瓷一无所知的徐少东,无异于不折不扣的“菜鸟”。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半壶水响丁当”的门外汉,不仅研发出被誉为“千窑一宝”的高温红釉瓷,还率先在德化的艺术陶瓷中首创专卖店模式。
在业界,他是个典型的争议人物。有人佩服他眼光独到,夸他了不起;更多的人则是羡慕他“运气好”。可他自己并不这么认为:“说我运气好的人,都不了解我。”
他常常这样评论自己:“徐少东这人其实很一般,有的只是一股狂热。”
他,把空闲的时间都用于思考。
他思考的是:艺术陶瓷其实就是给人一种感觉,就像我们经常去喜欢的饭店吃饭,我们吃的菜和其他店的都是一样,青菜还是青菜,猪肉还是猪身上的肉,可为什么还是会选择去喜欢的店呢?
C人物・对话
“跟风”是死路一条
关于行业
“大师”要接受市场挑战
早报记者(以下简称记):目前德化有非常多的陶瓷工艺美术大师,但是市场化的程度并不是很高,您觉得应该如何把艺术陶瓷推向市场?
徐少东(以下简称徐):有句话是这样说的:酒香不怕巷子深。但现在已经是市场经济,单靠产品质量等待伯乐的营销手法行不通。
现在,各行各业竞争都很激烈,新产品不断涌现,精美包装层出不穷。消费者不可能认识每个工艺美术大师,只能是大师自己跳出来说话,接受市场挑战,让消费者认可和接受。
记:生活和艺术其实是分不开的,您觉得该如何将两者融合?
徐:这个问题比较专业,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够说清楚的。通俗说就是,让艺术陶瓷更具实用性,让日用陶瓷、建筑陶瓷更具观赏性。
我个人认为,从古至今,陶瓷大师也好,工艺工匠也好,无不在追求使作品让“生活与艺术”最好地结合。但由于不同时代、不同区域的社会、生活、文化环境不尽相同,对艺术的鉴赏能力也有所区别,很难有明确的标准。
关于仿冒
创新才有发展空间
记:目前陶瓷行业有一股歪风非常猖獗,一些企业研发出新技术、新产品,马上就有人仿冒,你怎样看待?这种现象对陶瓷行业有什么破坏作用?
徐:应该说,仿冒由来已久,一些人缺乏创造性,就有意去模仿其他人。不过仿冒应该也有轻重之分,有善意的,也有恶意的。前者可能是种巧合或不用于牟利,后者则纯粹就是在搞破坏,大肆仿造,四处贱卖,搞得整个市场乌烟瘴气。对于这些侵权的人,企业应拿起法律武器给予坚决的打击,另外政府也该在这方面给予引导和管理。事实上,要想在艺术陶瓷领域有所建树,除了创新,没有别的路可走。创新才有发展空间,一味“跟风”是死路一条。
记:您是德化第一个在全国开连锁专卖店的工艺美术师,目前在国内已有20多家专卖店,这种做法是否冒了太大的风险?
徐:说远一点,现在哪一个行业不存在风险?市场经济就是大浪淘沙,一切市场说话、消费者说话。我的专卖店一家就是几十万的投入,不能说没风险。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精神生活越来越显示出重要性,艺术陶瓷除了有观赏价值外,还同时蕴涵诸多的文化元素,特别是民俗文化,还有就是收藏价值。近年来,收藏热带动了许多相关行业的发展,如玉、石、木等各种雕刻艺术等。当然,我现在的任务就是如何化解和规避风险,科学、合理地经营。
关于成功
机遇是留给有心人的
记:创业艰苦,而您的创业之路更是曲折复杂,所幸最后成功了。这其中,主要是何种因素支撑您?
徐:其实我还不算成功。只能说通过我自己多年不懈的努力,成功烧制出以德化瓷土中国白为胎底的第一只红釉瓷,也得到社会和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和支持而已。对于我来说,这只是刚开始,犹如万里长征跨出第一步。
我觉得,做事和做人一样,都要脚踏实地,付出辛勤的劳动,特别是带有科研性质的。
记:业界有“要想穷,烧郎红”的说法,您也曾为了烧制红釉瓷而四处举债。当时,您有没有想过风险,会否适时停止?
徐:我想我还是会继续。我始终相信自己能成功。我相信机遇总是留给有心人的。我几年中写下好几本笔记,每次的烧制和配方都作了详细的记录。每一次实验,我都在总结上一次的经验教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