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庆二年(657年),润正月,唐高宗驾幸洛阳宫,玄奘大师亦随从至洛阳,同来的还有“翻经僧五人,弟子各一人”,居西苑积翠宫。当年夏五月,唐高宗避暑明德宫,玄奘大师陪从,居飞华殿。次月,玄奘大师还居积翠宫。
玄奘大师此次扈从洛阳,还曾游览故里,访问亲故,并与老姐一人,收捧父母遗柩,改葬于西原。“时洛下道俗赴者万余人。”
秋九月,玄奘大师具表请入少林寺翻译,但未得唐高宗许可。冬十二月,唐高宗诏改洛阳宫为东都,将原隶郑州之汜水,怀州之河阳,废穀州而取宜阳、永宁、新安、渑池等县皆隶东都。玄奘大师具表称贺。
此次玄奘由显庆二年润正月至显庆三年二月返长安,在洛阳约一年。
玄奘大师先后译出《大般若经》、《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等共76部1347卷,是四大译师(其他三位是鸠摩罗什、真谛、不空)中译经最多、质量最高的一位。他和弟子窥基创立的宗派为“唯识宗”,也叫“法相宗”。又因玄奘、窥基都曾长住长安大慈恩寺从事佛事活动,故此宗也称“慈恩宗”。
二、义净
高代高僧义净,俗姓张,字文明,唐代齐州(今山东历城)人(《宋高僧传》卷一《唐京兆大荐福寺义净传》作“范阳(今北京城西南)人”)。义净“髫齓之时”,辞亲落发,入泰山郎公谷神通寺,其后“遍询名匠,广探群籍,内外闲习,今古博通”。十五岁,“仰法显之雅操,慕玄奘之高风”,立志游访西域。
唐高宗咸享二年(671年),三十七岁的义净启程西游天竺。
初至番禺(今广州),有数十人愿意同行,及将登船,“余皆退罢”,义净则不避艰险,“唯与晋州小僧善行同去”,“神州故友,索尔分飞”。据《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卷下载:义净“此时踯蠋,难以为怀”,曾题五绝二首。其一曰:“上将可凌师,匹士志难移。如论惜短命,何得满长祇。”经海路,于咸享四年二月八日达耽摩立底国,即东印度之“南界也”(今孟加拉国等地)。义净向在此传法的中国僧人大乘灯学习梵语,留往一年后,与大乘灯及数百商人为伴到达中天竺。曾先后遍游鹫峰、鸡足山、鹿野苑、祇林精舍等佛教圣迹,在那烂陀寺学习佛法。前后经二十五年,历三十多个国家,于武周证圣元年(695年)仲夏返达神都洛阳。带回梵本经律论佛籍近四百部,合五十万颂,金刚座真容一铺,舍利三百粒。武则天亲迎于上东门,各寺院僧众“具旛盖歌乐前导”,敕于佛授记寺安置,与于阗僧实叉难陀、天竺僧菩提流志、法藏、复礼等译《华严经》(八十卷本),圣历二年(699年)译毕。自久视元年(700年)起,六十六岁的义净“乃自专译”,先后在洛阳大福先寺、长安西明寺等译出《金光明最胜王经》、《能断金刚般若经》、《弥勒成佛经》、《一字咒王经》、《庄严王陀罗尼经》、《长爪梵志经》及《根本一切有部毗奈耶》、《尼陀那目得迦》、《百一羯磨摄》等,共二十部。武则天亲撰《圣教序》,标于经首。长安四年(704年),义净还在少林寺立戒坛,并自撰铭文。
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义净在东都洛阳内道场译出《孔雀王经》,又在大福先寺译出《胜光天子》、《香王菩萨咒》、《一切庄严王经》等四部。中宗亲撰《大唐龙兴三藏圣教序》。又御洛阳西门,向文武百官宣示新译之经。
神龙二年(706年),义净随中宗西归长安,在大荐福寺设翻经院,居大荐福寺。神龙三年,诏入内坐夏,又在大佛光殿译出《药师琉璃光佛本愿功德经》,唐中宗曾亲为笔受。至唐睿宗唐隆元年(710年),义净在大荐福寺译出《浴像功德经》、《毗奈耶杂事二众戒经》、《唯识宝生》、《所缘释》等,合二十部。景云二年(711年),又在大荐福寺译出《称赞如来功德神咒》等经。自武则天久视迄睿宗景云年间(700-711年),共译佛经五十六部,二百三十卷。
此外,在由天竺返华的归途中,他还撰写了《南海寄归内法传》四卷、《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二卷,都有重要价值。先天二年(713年)义净圆寂,世寿七十九岁。其灵塔建于“洛京龙门北之高冈”。
义净曾经译经的东都大福先寺,今仍存,现位于洛阳市东郊的唐寺门村内。背依洛水,面望邙山,山门北向,和多数坐北向南的寺院方向迥异,在中国佛教建筑中颇为少见。
大福先寺原在东都延福坊,本为武则天母之馆邸,曾改作东都太原寺,武则天称帝后改作大福先寺。清徐松辑《河南志》有载曰:“至南市北,有福先寺水硙,经延福、富教、训善坊之西入洛。”此处的福先寺即应是东都大福先寺。但清代陆继辂、魏襄《洛阳县志》又说:大福先寺在“洛阳东五里塔儿湾”,又名“塔寺”。明熹宗天啟年间(公元1621-公元1627年)洛河泛滥,大福先寺毁于洪水。洪水过后,乡民将寺里残存的遗物,北移数里,重新修起了寺院。清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洛阳人王善信出资对该寺做了重修。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军阀吴佩孚的参谋长张佐民再修该寺,并亲题“古唐寺”门额,从此称“古唐寺”。1993年,在白马寺的倡导下,由白马寺和村民共同出资,对损毁较为严重的大殿、二殿、三殿做了再次修缮。显然,明代洛水所淹的福先寺,是指位于“塔儿湾”的福先寺。
在古唐寺山门西侧,原有一方古碑,字迹漫漶,唯“重修塔寺碑记永垂不朽”十个大字,猶可辨识。它说明所谓古唐寺,实际上就是大福先寺。另清代嘉庆二十四年的碑刻中,也有“郡东数里有福先寺,门临大道,行人息肩所也”的记载。这些都表明,这座古唐寺就是北移重建后的唐代大福先寺。
唐时的大福先寺规模宏大,名僧云集,为四方僧俗所仰慕。武周长寿二年(693年),北印度僧人阿你真那(宝思惟)来到洛阳,曾先后在东都的天宫寺、佛授记寺、大福先寺等地翻译佛经。据载,“画圣”吴道子为大福先寺所绘的“地狱变像”壁画,“有病龙最妙”,令屠夫、渔人看后皆“畏罪返业”,从此不再屠戮生灵。另據《全唐文》记载,一代女皇武则天也曾亲自为大福先寺撰写过浮图碑文。
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年),日本国的僧人荣叡和普照,随第九次日本遣唐使来华学习佛法。当时住在洛阳的唐玄宗敕令二位日本僧人在大福先寺居住,并由当时大福先寺的住持定宾大师给他二人授戒。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大福先寺僧人道璿应荣叡、普照之邀,携带《华严》章疏等佛籍至日本,住大安寺西唐院弘扬“华严”兼传戒律,開講《律藏行事钞》,是日本华严宗的第一代传人,也为日本禅宗的第二代传人。后圆寂于日本。福先寺对促进中日两国间的文化交流,尤其是佛教活动方面的友好往来作出了重要贡献。后来,荣叡圆寂在端州(今广东肇庆)龙兴寺;普照随鉴真大师东渡成功返回日本,被称为“自古至今大唐留学生第一人”。时至今日,古唐寺在日本人心目中仍具有非常神圣的地位,每年都有日本游人至此游访,拜謁。
古唐寺原有五重大殿,现僅存四重,依次为山门殿、圆觉殿、万佛殿、念佛堂。山门殿正中供弥勒佛,两侧供四大天王及韦馱、关羽。圆觉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歇山顶,主尊为释迦牟尼佛。万佛殿主尊为观音菩蕯,在殿内东、西、南壁间嵌满“壁佛”。第四殿为原来建筑,现辟为念佛堂。二殿、三殿东侧有厢房五间,分别为法物流通处、客堂、地藏殿。最后一重大殿,即第五殿,俗称“后大殿”,原是古唐寺中最宏伟壮观的一座大殿,可惜毁于十年動乱之中。五座大殿内原有的佛像、壁画,今皆不存。现有雕塑,为1993年重修后所新增置。历代保存下来的古碑刻,现僅存九方。另有一个雕刻精美的莲花佛座,从形制和风格看,应属唐代遗物。
三、法藏
华严宗三祖法藏,祖藉康居(康国,今乌兹别克撒写尔罕一带),俗姓康,号“贤首大师”,又号“康藏国师”。唐太宗贞观十七年(643年)生于长安,“风度奇正,利智绝伦”,十七岁时,师从云华寺僧、敦煌杜顺弟子智俨学《华严经》,咸享元年(670年),武则天为母亲杨氏追福,在长安捨宅为太原寺,法藏受沙弥戒,开始登座讲经。
于阗(今和田)僧“实叉难陀赍《华严》梵夹至”,证圣元年(695年),奉武则天命在洛阳大遍空寺翻译,法藏参与实叉难陀译八十卷本《华严经》,任笔受,武则天曾写了《大周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序》。又参与义净译《金光明最胜王经》,“与胜庄、大仪证义”;参与菩提流志译《大宝积经》等。
万岁通天元年(696年),法藏受武则天诏讲《华严经》,“感白光昱然自口而出,须臾成盖”,武则天命京城十大高僧为他授满分戒,并赐号“贤首戒师”。
圣历二年(699年)十月十五日,武则天敕法藏于佛授记寺讲新译《华严经》。腊月十二日,当讲到《华藏世界品》时,“讲堂及寺中地皆震动”。都维那僧恒景表奏武则天,武则天“披览来状,欣畅兼怀”。当天到长生殿讲经,“帝于此茫然未决”,法藏于是以镇殿金狮子为喻,“帝遂开悟其旨”,“豁然领解”。武周长安四年(704年),武则天曾令法藏赴法门寺迎请佛指骨舍利,供置于洛阳明堂。景云元年(710年),唐睿宗依法藏受菩萨戒。
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十一月十四日,法藏圆寂于长安大荐福寺,世寿七十岁,圆寂后赠“鸿胪卿”。
法藏著述甚丰,诸如《华严经探玄记》、《华严经旨归》、《华严经问答》、《入楞伽心玄义》、《大乘起信论义记》、《华严经传记》等。《宋高僧传》卷五《周洛京佛授记寺法藏传》说他“著《般若心经疏》,为时所贵,天下流行。”
郭绍林先生的《华严宗大师法藏洛阳事迹》(《丝绸之路》1993年第4期)一文,对法藏在洛阳的宗教活动(以及政治活动)论述甚详。该文指出:“华严宗的理论经法藏在洛阳译经、著述、宣讲而发扬光大。它的法界缘起、理法界、事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一切即一、一即一切等理论,对后来统治中国长达八百年的程朱理学的产生和发展,起着直接的启发和推动作用。”我以为这个结论是相当客观和恰当的。
法藏所创立的宗派叫“华严宗”,尊法顺为初祖、智俨为二祖。也称贤首宗。
四、菩提流志
据《宋高僧传》、《开元释教录》等载:南天竺菩提流志,意“觉爱”,姓迦叶,属婆罗门种姓。本名“达摩流支”,意“法希”,“菩提流志”为武则天所改。年十二,就外道出家,师事波罗奢罗,“学声明、僧佉等论。历数、咒术、阴阳、谶纬,靡不该通”。年逾耳顺,方回心皈依佛门,“隐居山谷,积习头陀”,师从三藏耶舍瞿沙学习佛教经论。其后又游历五天竺,“遍亲讲肆”,到处讲法。
唐高宗远闻雅誉,于永淳二年(683年)遣使迎接,武周长寿二年(693年)抵达神都洛阳,受武则天礼重,居佛授记寺、大福先寺,译《佛境界》、《宝雨》、《华严》等经,凡十一部。
唐中宗神龙二年(706年),居西京长安崇福寺译《大宝积经》。唐睿宗登极后,敕其于北苑白莲池、甘露亭继续译经。总计先后共译经五十三部、一百一十一卷(《宋高僧传》作“旧新凡四十九会,总一百二十卷)。
唐玄宗开元十二年(724年),随驾居东京洛阳长寿寺。开元十五年(727年)十一月卒,传世寿一百五十六岁。谥曰“开元一切遍知三藏”。十二月一日,葬于龙门西北原,并建塔、勒石以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