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回归徐氏
搜索
查看: 369|回复: 0

[人物] 记《中国红》系列油画家徐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2 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题为《中国红》的系列油画展在北京798艺术区举行。展出作品以细腻的艺术手法,将中国传统的古典元素和现代时尚元素相结合,形成一种新的唯美风格。这些作品是由徐旭和王晴雷创作的,其中徐旭是在江苏徐州成长起来的画家。  


左1 彭水影,左2 伏永鸿(书法家),左3 徐旭,左4 王福龙

          
      徐旭 王晴雷《中国红》油画展是他们在艺术经历中具有里程碑的展览,此次展出的是他们经过两年合力打造的新系列作品,这批作品更加突出了他们的民族情节,中华民族对红色的尊崇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他们的创作情节,他们对红色调的运用都有共同追求与观念。毛泽东有句诗“不爱红装爱武装”这位伟人是称赞中国那个特定年代女性一种审美思潮,他力图改变中国女性传统审美习惯,歌颂她们的反叛精神,而今天女性“不爱武装爱红装”是审美的轮回规律在起作用。

来源:www.artxun.com


中国红系列之红艳


      以红为美要追溯到千年以上,秦汉时期宫廷主要采用的色调就是红白黑,而红色又成为那些朝代的主色调。到西晋东晋时又加强和延续了,唐代后,明黄色调逐步成为皇家的色彩标志,那时候的红色已成为老百姓的习俗用色了。婚嫁上用的是红盖头,红色窗花剪纸,红色盛装。两千年后北京奥运会期间他们推出了《中国红》油画展不能不说是一种谋和。对于他们中国红创作的原始本意,我不想去深入研究,但对画展的艺术感觉,我和画者是共通的,舞动的红裙,藏女的红念珠,百鸟朝凤摇曳的红舞扇都在讲述中国民族古老的故事,也成为新时代的亮点。中国红系列中每幅画面中都洋溢着欢乐和美丽,与当代艺术市场上用痛苦画面刺激人们视觉的艺术作品形成鲜明的对照。两位把生存的困苦留给自己,把欢乐和亮丽充满没幅画面,去让观者感受艺术的品质,通过纯正艳丽的色彩关系给人一种视觉冲击,以满足人们的对美的享受。

来源:www.artxun.com


中国红系列之藏女


     徐旭   浙江绍兴人,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央美院壁画系研修班结业,江苏徐州师范大学历史系文博专业。多年致力于美术考古,曾得到冯其庸恩师的教诲,油画专业得到过詹建俊导师的指点。专攻中国文物油画,对中国六千年历代美术图案与文饰有所研究,并将中国传统图案二度创作,融入现代油画艺术中。作品曾被人民日报海外版、新民晚报等多家媒体介绍,其文物油画被上海奥赛画廊、荣宝斋、许多博物馆、美术馆收藏。现为夏商周股份制油画艺术研究工作室职业油画家。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4-6-27 02:19 , Processed in 0.156474 second(s), 12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