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给悲鸿不少艺术灵感
徐悲鸿以画马著称于世,然而作为近现代一位举世公认的艺术家和教育家,他的绘画作品已经绝不是生活素材的简单再现,而是思想、学问、修养、天赋和技法表现的结晶了。虽然他先后留日、法,游历西欧诸国,观摩研究西方美术,在中国画和油画上都有艺术成就,在采访中廖静文认为是幼时在无锡练就的”童子功”成就了他的未来,“无锡太湖给了悲鸿不少艺术灵感”。
在廖静文撰写的《徐悲鸿小传》中,有这样的文字:“徐悲鸿6岁开始跟父亲读书,10岁随父亲乘舟赴溧阳时,便有‘春水绿弥漫,春山秀色含,一帆风信好,舟过万重峦’的诗句,以即景成诗的艺术才华闻名乡里。他9岁读完《四书》、《左传》后,便开始随父亲学画,每日临摹一幅吴友如的山水、人物画。”
廖静文介绍说,徐悲鸿在幼年打下了中国绘画的坚实基础,在那个寂寞的、缺少玩具的少年时代,徐悲鸿悄悄地爱上了周围的许多动物,并且仔细观察和描绘它们,如温顺的牛、奔驰的马、嘎嘎鸣叫的白鹅、浮游于水面的群鸭、倦卧在墙角或成于树上的花猫……都一一出现在他的笔下,宛然如生。
“美丽的太湖之滨无锡人杰地灵,是出人才的地方,所以悲鸿的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他对乡里故土的热爱和家乡的影子。”廖静文拿这次展出的徐悲鸿真迹《丽江春雨》作为例子。
这幅作品作为徐悲鸿的代表作之一,没有一根线条,全部是用水墨勾勒出来的,丽江烟雨蒙蒙,如画般的景象,灵感就来自无锡,“这是太湖清晨烟雨蒙蒙的景象已经化成了悲鸿的胸中之竹,对悲鸿潜移默化而创作出来的,这样的画法从古到今无人企及。”
“徐悲鸿的作品突破传统,国画《愚公移山》也是如此。”廖静文说,中国画大了就很难画,比例难把握,但悲鸿在这幅作品中的人物结构却非常准确,体积感很强,中西结合,画中的每个人物都有素描稿,功底都是在无锡养成的。“毛主席说: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徐悲鸿真正做到了。”说到这里,廖静文一脸的自豪。
为这些画,我差点赔上性命
痛失悲鸿的廖静文,做出了一个决定:将徐悲鸿的上千幅真迹、徐悲鸿所收藏的上千幅唐宋元明清及当代著名画家的作品,全部无偿捐献给国家!而她的两个子女,均通过勤工俭学完成了学业。就是这样,在十年浩劫的“文化大革命”中,廖静文也没能幸免,她说:“为这些画,我差点赔上性命。”
文革时候被人陷害,要她承认那些画是“四旧”,是资产阶级的糟粕,家被抄了,廖静文也被红卫兵揪出去打,三次昏迷,又被凉水浇醒。最后用凉水都浇不醒了,打电话给救护站,通过做人工呼吸和打强心针,才活了过来。
晚上被关在小屋中,廖静文思绪万千,想到了自杀,但两个孩子让她活了下来。所以她很感谢这双儿女,陪伴她度过了最艰难、痛苦的日子。
廖静文和儿子徐庆平在一起
让她欣慰的是,一双儿女继承了父亲的优良品质,勤学苦练,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事业有成。儿子徐庆平还在书画上颇有造诣。女儿在美国完成学业后,留在了美国工作。
支撑廖静文的另一个精神支柱还是徐悲鸿留下来的那些画。1954年,位于北京火车站附近的“徐悲鸿故居”作为徐悲鸿美术纪念馆对外开放,周恩来总理亲自题写了“悲鸿故居”的匾额,廖静文便天天到馆,风雨无阻,馆里的大小事情,事无巨细,她都要身体力行,亲自去做。从此,保护徐悲鸿大师的作品与收藏,在廖静文的眼中,比自己生命还要重要。
“文革”中红卫兵扬言要一把火把这些都烧掉。在身体被打得遍体鳞伤的情况下,廖静文写了封信,让儿子交给总理。因为知道儿子不可能见到总理,便在信上写了急件,并打了三个圈,让儿子送到了总理的警卫手里。
让她非常欣喜,第二天便有部队的人开车来把徐悲鸿的书画全部拉走了,廖静文知道这是总理看到了她的信派警卫来拉走的。文革13年后,廖静文才知道,这些书画都被拿到故宫太和殿的一间朝房里,这是古时大臣等待皇上朝见的地方。
“文革”过后,由于北京地铁施工,徐悲鸿纪念馆面临拆迁,迁入的地方选好了位置,但牵涉到30多户人家要安置,只要一户人家不肯搬走,就盖不了新的纪念馆,这就需要房管部门去做工作,“我就像一个疯婆子一样,几年时间里,天天守在房管局长的办公室门口求情。”为恢复重建徐悲鸿纪念馆而奔走,花了十年的时间,新馆于1983年元月重新建成开放。
“要是我那时手上有一幅悲鸿的画就好了,送给办事的可能就不会要十年的等待。”这是廖静文第一次在记者面前调侃当时的捐画行为。
那些作品现在已经值十几亿,甚至上百亿的价值了。即便如此,这也不能算是廖静文的腹诽,同个人财产无关,事关悲鸿,事关艺术,事关人间大爱。
2009年开始,作为徐悲鸿故乡的无锡陆续举办了《悲鸿故乡行――徐悲鸿绘画经典作品无锡特展》、建立徐悲鸿艺术展馆、举办《徐悲鸿弟子暨中国书画名家展》和《盛世丹青――百米长卷书画笔会》,《纪念徐悲鸿诞辰115周年――当代中国画名家邀请展》又在2010年4月13日开幕,《徐悲鸿艺术展馆经典作品展》同时开展,共展出30幅大师不同时期的画作。
每次活动,都能见到廖静文的身影,每次活动都离不开她对无锡故土的深深眷恋。大师作品每一次展出,都给家乡人民带来了精神滋养和文化升华。(杨东红)
链接:记者眼中的廖静文
每一次见到她,总给我“很美”的感觉。这位传奇女子,身上有股神奇的磁力,吸引着我,让我不由自主想靠近她。
廖静文爱吃无锡小吃、爱逛无锡街景、爱这里的人与这里的一切,因为,这里是她的爱人徐悲鸿的故乡。
——无锡一媒体记者印象
尽管年逾八十,作为女人,廖静文仍然很注重仪表。在经过镜子时,她的眼睛会在镜子上停留很长时间。爱美大概是所有女人的权利,无关年龄。虽然没有化妆,但是她的眉毛却被细心地描过。“我小时候经常头疼,所以常常用薄荷片在额头上擦,结果眉毛全都给擦断了。悲鸿在的时候都是他给我画。”
——《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
八旬高龄的政协委员廖静文女士全身衣着简洁、大方,脚上穿一双黑丝绒方口系带布鞋特别引人注目。她谦和地和每个人打着招呼,让人丝毫看不出她就是一代画坛宗师--徐悲鸿大师的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