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回归徐氏
搜索
查看: 205|回复: 1

[动向] 著名“京派”人物画家徐燕孙先生精品展6月23日开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17 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明皇并马

  展览日期:2010年6月23日——2010年7月12日

  展览地点:北京画院美术馆一、二层展厅

  作为北京画院推出的“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大家系列展” 的重要组成部分, “华彩妍秀——著名人物画家徐燕孙先生精品展” 将于2010年6月23日至7月12日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展出。此次展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北京美术家协会、北京画院联合主办,北京画院美术馆具体承办。此展览在陈东阳、金煜、张景怀等多位先生的支持下,在北京画院等各方的努力下,将汇集徐燕孙先生一生中所创作的人物画作品百余幅。力图较全面地呈现这位在二十世纪开创中国人物画传统派新风的艺术家创作的历程与面貌。

  徐燕孙是二十世纪“京派”人物画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极大地影响了二十世纪中国人物画的发展和进步。这不仅仅在于徐先生自己是一位出色的人物画家,还在于他在美术教育方面所作的诸多贡献,黄均、刘凌沧、潘絜兹等这些在二十世纪美术史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工笔画家皆出自霜红楼主(徐燕孙别号)门下。二十世纪早期的中国充满了内忧外患,西方工业文明的强势进入给中国传统文化带来巨大的冲击。徐先生作为人物画传统派的领军人物,并不反对中国画的创新,况且他身体力行的艺术创作便是“古法出新”。他反对当时社会风潮中醉心西方文明,盲目崇拜、数典忘祖的创作风气失去了中国画本身的价值和意义。更重要的是一个失去本质的民族文化,将成为无根之木,如何能自立于世界文明之林?抗日战争时期,徐先生时刻牢记自己身为艺术家所应具备的使命感,用自己的画笔作为斗争的武器,创造了多位古代抗敌女杰的艺术形象,如《梁红玉擂鼓》、《木兰还家》等。

  徐燕孙多绘刀马侠义人物、历史故事传说、宗教佛道人物、亦善绘仕女人物,作品中善于表现情节结构和宏观场面。他曾入私塾,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对于描绘对象的神貌、衣冠制度、公室车马样式均有深刻的认识,时人便有“取材精而传神足,考证博而蕴藏深”的赞誉。这次展览中的《按乐图》、《隆中三顾图》就是其重彩作品的代表。画幅中人物形象刻画精到而不板,衬景铺陈丰富而不乱。徐燕孙在北平画坛虽以工笔重彩见长,但是他的白描、淡彩作品也已形成独特风格和面貌。如此次展出的《无双谱》长卷,是一幅极具写意风格的白描作品。在这幅作品中,作者充分发挥了自己对线条的理解和表现对象的认识,抛却了略显繁杂的背景,只以简练的笔墨专一表现人物形态,整幅作品回旋转折有序、疏密变化有致,在创作之初就受到当时同辈名家周肇祥、吴镜汀、启功等人的高度赞誉。

  北京画院面对今天的艺术创作,有意识地通过展览与研究,探讨当下艺术创作与传统继承之间的关系。 对此,徐燕孙先生早在数十年前就有了自己的答案:我们应当从生活中培养创造艺术的能力,但不能忽略了传统的特具的民族形式,自然也就不能忽略了体现民族风格的技法。 而“华彩妍秀——著名人物画家徐燕孙先生精品展”所展出的百余件作品即是徐燕孙先生创作实践的最好例证。

  艺术家简历:

  徐燕孙(1899—1961)

  名操,字燕孙,以字行,别号霜红楼主。原籍河北深县,生于北京。徐燕孙为著名美术教育家、工笔人物画家,兼擅小写意,终生以历史人物故实为题材进行创作。早年于朝阳大学研究法律,走入绘画之途纯为天性使然。初画并无师承,稍长纵观名迹潜会于心,后又得工笔人物画家俞明指点,绘艺大进,并以此为业。曾任教于中国画学研究会、京华美术学院、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刘凌沧、王叔晖、黄均等为其传人。新中国建立后,徐燕孙积极参加美展,并投入政府提倡的连环画创作。1952年经画家邹雅介绍入人民美术出版社创作室从事连环画创作,翌年选为北京中国画研究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创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画组副组长,1954年兼任民族美术研究所研究员,选为北京文联理事。1956年参与筹建北京中国画院(即为北京画院的前身)工作,1957年画院成立被任命为副院长。

发表于 2010-6-17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京派”人物画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5-1-6 17:51 , Processed in 0.034419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