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回归徐氏
搜索
查看: 126|回复: 1

[人物] 徐芑南:中国深潜领路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9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徐芑南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年度科学家 徐芑南
  时代周报颁奖辞
  太空与深海,是人类长久以来一直梦想征服的秘境;在“嫦娥一号”开启中国人探月之门之后,漆黑极寒的南海海底也出现了中国人的身影。
  会婵娟,探龙宫,世代相传的神话变成了现实。
  这些图景来之不易,与未知太空以及孤寂深海打交道,需要的不仅仅是精尖科技。
  徐芑南
  浙江省镇海人,1936年3月生。1958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中国船舶(600150,股吧)科学研究中心副总工程师,研究员。他是我国深潜器高技术领域的著名专家。早年主持和创建的迄今我国最大的深海模拟实验设备和潜艇圆柱耐压壳结构强度稳定实验技术已成为各种潜艇、水中兵器和深潜结构研制所必不可少的手段,为我国向深海进军奠定了基础。
  他先后担任了四项水下潜器的总设计师,创造性地研制了多型深潜器和水下机器人。
  徐芑南:中国深潜领路人
  特约撰稿 李固
  2010年5月31日至7月18日期间,中国自行设计的首台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在中国南海进行了3000米级海上试验,共完成17次下潜,其中7次穿越2000米深度,4次突破3000米,最大下潜深度达到3759米,超过了世界海洋平均深度3682米。
  在“小胖”(项目组对“蛟龙”号的昵称)将一面中国国旗插入海底之后,中国载人潜水器总设计师徐芑南以及他的团队为世界舆论所知悉。
  中国深潜之旅
  徐芑南研究员是我国深潜技术的开拓者和著名专家之一。上世纪60年代,他主持与创建了我国最大深海模拟试验设备群和潜水器耐压壳稳性试验技术。80年代,他创造性地为我国自行研制出多型载人潜水器和水下机器人,是业内公认的载人深潜器领路人。他为我国深潜技术,载人、无人多种潜水器设计、建造、应用以及海洋和深潜器工程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2002年,徐芑南担任我国载人潜水器总设计师,当时他其实已经退休,身体也不好。但载人深潜器一立项,他被认定为总设计师的不二人选,他亦欣然应允。他带领国内50多家科研院所精英组成的科研攻关队伍,历经6年,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2007年完成了潜水器的设计、总装建造和水池试验。
  2009年,74岁高龄的徐芑南亲自担任海试现场副总指挥。他是潜水器海上试验的灵魂,在海试现场发挥了关键作用,解决了一个个技术难点—载人潜水器的坐底方法、下潜上浮流程、应急技术……在他的带领下,参试人员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1109米的纪录。这次成功使我国成为继美、俄、日、法4国后,第5个拥有此项技术的国家。
  国家海洋局副局长王飞兴奋地说:“本次海试成功实现了我国深海装备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从2009年8月到2010年7月,中国载人深潜试验完成了从零到3700米水深的跳越。但是,50米、300米、1000米、2000米、3000米……每一个数字都是一次严峻的挑战,每一个数字都承担着巨大的风险,每一个数字都是一个需要攻克的难关。
  深潜至海底3759米要承受376个大气压。如果深潜器出现芝麻粒大小的孔,挤射进来的海水就会跟切割刀一样。
  潜航员叶聪透露,有好几次绝缘电池面临短路的可能。他说。一位老师曾经告诉他,潜航员既不是没有勇气的懦夫,也不是没有理智的赌徒,在两者之间,是属于他们的道路。
  当然,徐芑南的团队对于潜水器的安全采取了最高层级的措施。一个公认的说法是,“蛟龙”号的技术难度在某种程度上不逊于“神舟六号”飞船。
  相比国际上现有的5个大深度载人潜水器,徐芑南列举了“蛟龙”号的几个主要独特之处:第一,“蛟龙”号具有先进的近底自动航行功能和悬停定位功能,便于目标搜索和定位;第二,它具有高速水声通信功能,可以将潜水器在水下的语音、图像、文字等各种信息实时传输到母船上,母船的指令也可以实时地传给潜水器;第三,我国自行开发研制的充油银锌蓄电池与国外同类潜水器相比,容量是最大的,从而保证了在水下的作业时间;第四,“蛟龙”号设计深度是7000米,研制人员已经对每个部件进行了7000米压力试验考核。
  海底资源之争
  南海海试是中国深潜探索之路一块小小的里程碑,它是徐芑南和相关科技人员半个世纪工作的小结,但它的象征意义以及对于未来的价值,难以估量。
  “这项测试凸显中国竞争南海海底资源的野心。”英国路透社称。
  在波诡云谲的南海,海底插旗的举动还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俄罗斯潜水器在北极海底的类似之举。
  “中国在南海插放国旗的行为,不能与俄罗斯在北冰洋底插放国旗相提并论,我们海试的地点完全是中国专属经济海域,不存在宣示主权的含义。”“蛟龙”号项目负责人刘峰的话其实也反映了这类猜测的存在。
  除却阴谋论或中国威胁论,毋庸置疑,海底早已成为各国的目光聚焦点。
  在数千米深海海底以及其下地层数百米的区域,存在着很多微小的原核生物组成的“黑暗生物圈”。这里不仅有占全球地表生物总量1/10的生物,还蕴藏着十分丰富的能源资源,被预估将成为人类未来能源的“供应基地”。
  “当前,全球深海石油资源还远远未开发,甚至说还没完全弄清楚。世界上有几个大的深海油区,如北海就是一个非常富的深海油区,英国、挪威、墨西哥湾也都发现了很大深海油区。现在我国南海已经找到了深海石油,预计未来40%的石油资源将来自于深海。”中国海洋研究委员会主席、中科院院士汪品先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
  “蛟龙”号立项的名义也正是探查资源:寻找深海生物,勘查锰结核、富钴结壳、热液硫化物……
  但是,“深海技术被认为是与航天技术、核能利用技术并列的高新技术领域,而载人深潜器则被认为是海洋开发和海洋技术发展的制高点。”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研究员贾宇在此前的一次采访中说。
  南海海洋渔业资源估计,浮游植物生产量为中国周边四海中最低,但它的面积最大,鲜鱼年生产量亦最大,达945万吨。海底石油天然气资源量南海亦最大。南沙群岛及其邻近海域有8个沉积盆地,据不完全统计,这8个沉积盆地的石油资源量共有349.7亿吨,已探明可采储量为11.82亿吨、天然气为8万亿立方米以上。初步调查认为,西沙群岛新生代沉积凹陷具有较好的含油气远景。此外,南海深海沉积采样已获得锰结核和富钴锰结壳的样品,水深超过4000米的下大陆坡和深海盆地是锰结核与富钴锰结壳的远景区。
  3759米,“蛟龙”号的探险之旅与先行的几国来说,还只是个逗号。

  


发表于 2010-12-9 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入研究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4-12-28 03:40 , Processed in 0.147054 second(s), 10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