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回归徐氏
搜索
查看: 83|回复: 2

[人物] 徐安碧的书画紫砂人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12 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徐安碧的书画紫砂人生

洋桶壶

竹桶壶

  徐安碧的人生是从书画开始的。早在1983年,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在我两鬓还未曾如此斑白之时,我与安碧便相识了。那时他是中央工艺美院的新生,而我是中央工艺美院的教师;现在我是在北京搞陶瓷艺术,而安碧是在宜兴搞陶瓷艺术,抛开曾经的渊源,现在我们是同行,更是朋友。


  1983年的时候,在中央工艺美院那时安碧在我隔壁班上,我教的是陶瓷造型设计,而他学的是陶瓷装饰设计。安碧常常空闲之余跑来班上听我的课,于是那时我们很快便熟悉起来。他在书画与艺术造型方面都是很有天赋的,至今曾经那个并不高大却执著的“插班生”,还在我的脑海中不时记起,那时我也常常听教他课程的同事平日里对他的称赞。其实造型设计与书画之间是有联系的,它们都需要同一标准的艺术审美情趣,没有天生的那种执狂热爱是不行的。
  “书画是可以承载一生的”,在中央工艺美院那会儿安碧曾这样说。中央工艺美院的学业完成后,安碧便回到了他的故乡宜兴,他的艺术人生自然也是从最熟悉的书画开始的。宜兴是陶瓷艺术的古都,对于书画出身的安碧来说,在外求学多年,待书画技艺有所成后回故乡,自然就会萌发振兴故乡艺术文化的想法。在他看来那是不负一生所学的人生发展方向。为了振兴家乡陶艺事业,又不至于放弃多年所学,他很自然地开始沉浸于陶刻装饰工艺。经多年努力,陶刻技艺臻于炉火纯青,博得了“江南第一刻手”的美名。
  功成名就时往往便会失去前进的动力,但立志于振兴故乡陶艺的心怎能轻易得到满足?在把深厚的书画功底用于紫砂装饰艺术后,他的艺术人生再次起航。书画中是存在造型的,更贴切地说是书画与造型的审美情趣是相通的,属于安碧的紫砂造型艺术隐含着书画的风骨。他设计的紫砂造型,往往趋向于宏大的壶体画面,仿佛是一幅展开的宏伟画卷;他设计的紫砂造型,往往气存高古有清雅之风,仿佛画法般“飘若游云、矫若惊龙”;他的紫砂造型设计,其实是书画的延伸,是书画艺术中的审美情趣在造型艺术上的表现。
  既是曾经的师友,又是现在的艺友,这三十年来徐安碧的艺术人生路都在我眼中。(张守智)
发表于 2011-3-12 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懈的追求,丰盛的果实。
发表于 2011-3-12 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紫砂人生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4-6-27 01:41 , Processed in 0.143453 second(s), 10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