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回归徐氏
搜索
查看: 108|回复: 2

[评论] 徐云鹏:阳光,惠民资金最好的“防腐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9 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芙蓉王?我抽的是软中华。”这是重庆三峡库区巫山县曲池乡原乡干部邓川对村民说的话。为领到每人3000元的生态补偿款,村民设宴招待邓川,并奉上香烟“芙蓉王”,不料遭遇冷脸。其实,政府补偿标准应是每人5000元,邓川已截留了2000元。近3年间,重庆检察机关查办了1977名贪官污吏,涉及惠农资金、社会保障多个领域,涉案金额11.8亿元,许多受害者是低收入群体。(据2001年4月8日《新京报》)
  毫无疑义,惠民资金是低收入群体的救急钱、救命钱,官员和管理者侵占不得。诚如重庆市政协委员荣修模所说,官员和管理者对其伸出贪婪之手,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以邓川案为例,发案的哨路村位于大山深处,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为调查取证,检察官罗东宁冒雨数进深山走访,染上重病殉职。虽然邓川最终被判刑12年,但一些群众仍感到心寒。
  低保金、保障房被冒领,救济款、扶贫资金被侵占,竟然有人开着宝马、奔驰去领低保金,居住保障房;贫困生得不到补助,富裕生月月领钱……,类似的资讯总是不绝于耳,甚至使人的视听器官疲劳。这究竟是为什么?仔细分析一下,这个扶贫物资,那个救济资金,之所以能够轻而易举被贪婪者截留侵占,根本原因在于信息不对称,监督不到位。
  其实,如今尽管是“信息爆炸”的社会,但许多老百姓对党和政府的一些惠民政策并不知情,甚至是知之甚少。而官员和管理者既有权力优势,又占信息便利,牟取私利可谓得心应手,毫不费气力。以重庆三峡库区巫山县曲池乡哨路村为例,地处大山深处的村民们对每人生态补偿款标准到底是多少并不清楚,以至于为了领取3000元而给乡干部邓川送礼。殊不知,政府补助他们每个人的标准是5000元钱,已经被黑心的邓川非常轻松地匿下了2000元。
  有人曾问在联合国任职多年的全国政协委员杨天全老人,联合国各类机构庞杂,经费开支浩繁,官员有无贪污现象?杨天全说:“我在联合国任职三十多年,从未耳闻。这并非说联合国是一个君子国,而是程序和制度使然。联合国的官员不都是圣人,面对巨额钞票,要说一点欲望没有,那恐怕不是实情,但是要想拿,都无从下手。”联合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国际性组织,对官员搞不搞拒腐防变思想教育,怎样搞思想教育,我们无从知道,但从杨天全老人介绍的情况来看,它主要靠公开透明的办事程序和严格的制度机制来约束官员,而且非常有效。
  因此说,阳光才是最好的惠民资金“防腐衣”。只有实行“阳光政务”,建立起有效的权力监督运行机制,才能防止权力滥用,避免腐败问题发生。
  古人说:有道君王安天下,无道君王害黎民。在现代社会里,执政者安天下的唯一之“道”,就是建立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互动的新格局。而促进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互动,需要构建一个公众参与的监督平台,真正把政府行为置于公众的视野之中。经验表明,要让政府官员当“清白官”,就必须使民众成为“明白人”,即凡是与民生相关的政务活动,都要让老百姓心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搞“暗箱操作”,做到政策公开,标准公开,程序公开,结果公开,主动将自己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把政府要做的一切、已经做的一切都原原本本地告诉公民,真正取信于民。
  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要使困难群体的“救急款”免遭侵占,制度机制保障不可或缺。更为关键的还在于,一定要提高制度机制的执行力,对截留、侵吞惠民款的干部实施“零容忍”,严厉处罚违规行为,以儆效尤。
  稿源:荆楚网
  作者:徐云鹏
发表于 2011-4-9 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抽的是软中华
发表于 2011-4-9 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喝民血的‘地头蛇’该杀。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4-6-27 05:08 , Processed in 0.168115 second(s), 10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