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回归徐氏
搜索
查看: 257|回复: 0

[人物] 紫砂大师徐建平 情迷紫玉金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14 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2011-11-14 14:26:25来源:大周网


[导读]他曾参与天下第一壶的创作,此作品荣获吉尼斯世界记录;他与金石篆刻大师蔡庭辉合作的大渔翁壶荣获民间艺术博览会金奖;他的作品 云福壶参加亚洲现代陶艺展,并被台北博物馆永久收藏······他就是徐记福康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他曾参与“天下第一壶”的创作,此作品荣获“吉尼斯”世界记录;他与金石篆刻大师蔡庭辉合作的“大渔翁壶”荣获民间艺术博览会“金奖”;他的作品 “云福壶”参加“亚洲现代陶艺展”,并被台北博物馆永久收藏······他就是“徐记福康”百年老字号的法人代表、徐门紫砂第四代传人、紫砂壶高级工艺美术师——徐建平。
徐建平坦言:成绩只代表过去,会在今后的艺术生涯中,以徐门前辈为典范,在前进的道路上一如既往,孜孜以求,不停求索,不停进取。
世传名家
作为徐门紫砂的第四代传人,徐建平家族的徐氏紫砂谱系可以说浓缩了宜兴丁蜀镇紫砂工艺自民国以来的传承史。
徐建平介绍说:“太祖父徐锦森入行制壶,祖父徐祖纯1915年在蜀山开设“福康紫砂店”号,印款“徐记福康”,所做的寿星壶在当时颇有点名气,生意到抗战期间才衰落下来。徐门紫砂第三代更是诞生了两颗璀璨的明珠——徐汉棠、徐秀棠。徐汉棠师承顾景舟大师,是顾氏门下的大弟子,徐秀棠为紫砂雕塑开门立派。顾老生前在世时,素爱到我们家吃饭,聊天,给叔父传授紫砂艺术,顾老去世后,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头衔的宜兴制壶名家目前大约能排出10位,我的两位叔叔徐汉棠、徐秀棠就是其中者,他们是徐门家族的擎天柱,是徐门后人的骄傲、榜样、楷模。”
徐门人对紫砂事业情有独钟,从事陶艺创作的人员之多,在紫砂业中是少见的。徐门的声誉更是经过几代人共同努力、传承、探索发展而得来的结果,他们将祖传陶艺与传统艺术合二为一,珠联璧合,形成了徐门独特的风格,徐门世家传到了第四代,徐建平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徐建平从小就是在紫砂文化的熏陶中长大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孩提时代就在叔辈身边学做紫砂作品,前辈们谆谆教导和深远影响,就像春风化雨,滋润着他幼小的心田,播下了艺术的种子。
命运之轮
徐建平说:“能和紫砂走到一起,也是经过一番波折的,顾老给了我很大的鼓励。”
上学期间,回到家徐建平就要给父母们打下手,做紫砂作品的基本活,细想起来,这也为他打下了一份坚实的基础。再大一点,上山下乡做知青,大概过了5年就正式开始进入紫砂工厂工作。
新手就要从头学起,不会因为是徐门的后人,徐建平就会有什么优待。
徐建平被分到了模型车间,两年后又莫名其妙的被分到了工厂的餐厅当厨师,外宾来参观时,觉得他手艺不错,就推荐他到国家级宾馆,还拿到了三级厨师证,似乎徐建平离紫砂越来越远了。
然而命运之轮前进的方向是注定的。
就在徐建平也开始怀疑自己是否适合做紫砂这行时,顾景舟对他说:“做一名好的紫砂师傅,一定要有一双极具灵气的手,而厨师是最考验人的。”后来在一个香港朋友的帮助下徐建平又回到了他最爱的紫砂艺术中。
带着岁月的历练,徐建平的紫砂艺术之路扬帆起航。
自成一家
徐建平喜欢用茶壶和茶杯的故事来描述自己的紫砂生涯。
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年轻人想学丹青,找不到合适的老师,觉得那些老师的水平还不如他,于是找法门寺的住持释圆和尚解惑,释圆用茶杯与茶壶的位置,让年轻人明白了,只有茶壶在上茶杯在下,茶壶里的水才能注入到茶杯里。也就是说,永远要保持虚心的态度,活到老,学到老。正所谓“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集之大成,熔于一炉,然后才能自成一家。
站在老一辈的肩膀上成长,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是徐建平紫砂艺术的最大特色。
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宜兴市陶瓷(紫砂)文化研究会会长史俊棠曾评价徐建平在紫砂艺术上有鲜明的特色。一、传统气息浓郁,徐建平的作品光器居多,有这样一句话:简单的未必美,美的一定是简单的。徐建平的作品简洁流畅,却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高贵气息,让你感觉宁静致远。二、徐门风格鲜明,徐建平的作品融进了新的创作理念,但处处散发着徐门气息,造型独特讲究,线条自然得体,比例协调和谐,是传统与创新的交汇,是古代与现代的碰撞,非常经典,很有韵致。
张庆华认为徐建平所制之器在协调、呼应、对称、平衡等美学原理上,都很讲究,寓丰富于单纯,蓄强烈于文静,蕴工整于浑茫,藏古典于现代,既含蓄又鲜明,既微妙又纯净……
从大家的评价中不难看出,徐建平的紫砂艺术在传承、探索、发展、创新上,一路向前 ,勇往直前。用徐门紫砂作品这无声的言语,表达着对紫玉金砂的迷醉,展现徐门紫砂别样的韵味。
品壶识人
徐建平一直坚信做壶即做人,欣赏他的作品,就能品味出人生的真谛。
徐建平的代表作品之一《半菊壶》,该作品制作精妙,清幽高雅,清晰细腻,意境淡远。此作品于无声处表现了徐建平待人处事的心地单纯,淡泊明志,于无声处体现了徐建平对紫砂艺术的心驰神往,情有独钟。
2011年5月,韩国政府邀请中国参加由韩国举办的“世界陶艺研讨会”,徐建平作为中国艺术家唯一代表应邀参加,他在该会上展出一把《提梁壶》,该壶由徐建平制作,苏州国画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著名金石篆刻家蔡廷辉先生为壶身镌刻画面,壶体和画面相互映衬,相得益彰,浑朴丰茂,古雅奇丽,远看有浑然和谐之美,近看有精致入微之妙,绝美传神,令人叹为观止,赞不绝口。徐建平说做壶的最高境界就是在细节处的把控,做人也是一样。“以前顾老先生经常来我们家,我放学后没事就看着顾老做壶。壶口、壶把每个小细节顾老都要琢磨好半天,顾老说一把壶不是随便做出来的,而是要用心做。”徐建平说,“顾老的这句话我一直都记在心里。”
徐建平就是用心在做壶。他说只要用心,任何事物都会成为你灵感的来源。
2003年,徐建平应邀参加“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的“西施壶”,就和西施一样秀美、灵动。这把壶的灵感就来源于西施,壶嘴便是西施的口,壶的身体则刚好是壶的盛水部位,把手便是纤细的腰姿。
徐建平的创作源泉源源不断,他用神奇的紫砂,灵巧的双手创造了美丽的艺术世界,传递了紫砂经典的文化气息。经过多年刻苦磨练,再加上他对书法、绘画、戏曲、音乐的爱好,技艺成熟,形成了自己茂朴古雅,劲健老辣的风格。
收藏正当时
徐建平和他的紫砂作品,声誉日隆。
他的作品为国内外收藏家所瞩目和推崇,他的《君德壶》作品被韩国陶瓷博物馆永久性收藏,他的《蛋形掇球壶》被台湾国立中正纪念堂永久性收藏,他的《鱼罩壶》被香港大学永久收藏。
徐建平说:“我们赶上了好时候,现在的紫砂壶市场进入了繁荣期,近年来全国及东南亚各地到宜兴买紫砂壶的人越来越多,因此,紫砂壶的收藏行情应该是稳步攀升的。”
紫砂壶之所以受到人们的追捧是因为它是集造型、诗词、书法、绘画、篆刻、雕塑于一体的作品,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价值,通过制壶大师的创作,再赋予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同时紫砂壶还具有实用价值,它不像高高在上的古画,只能看不能摸,它是可以实实在在用来泡茶的,茶韵悠长,品茗赏壶之间,就把你引入了艺术的殿堂,这样的作品怎叫人不动心。
不过紫砂壶虽好,收藏投资也要有门道。
好料不一定能做出好壶,但是有收藏投资价值的紫砂壶一定是用的好料。由于长年开采,宜兴的名贵泥料越来越少,现在当地盛产宜兴紫砂的黄龙山已经封矿了。因为世代制壶,徐建平家就留存了很多老料,说起来类似于翡翠的老坑一样,这种老料制作出来的壶在质感上就比一般的料要好得多。
制壶大师是紫砂壶的灵魂创造者。紫砂壶跟字画一样,一件艺术作品的价值取决于是谁创作了这件作品。紫砂壶制作是一门非常讲究传承与脉络的艺术,徐门世家百年的历史,与紫砂界泰斗顾景舟的师承关系,徐建平是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再加上他本身的艺术造诣也受到众多业界专家的认可,徐建平可以说是绝对的潜力股。
现在到徐建平家去求壶的人是络绎不绝,不过徐建平一直都坚持遵循顾老的教诲,用心做壶,不会为了利益而粗制滥造的追求数量。
做好壶,做有艺术水平的壶,把中国的文化融入制壶艺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合理创新,展现徐门的独特艺术韵味,才是徐建平心中真正的紫玉金砂。
徐建平获奖年表
1998年作品“掇只壶”荣获全国工艺博览会“金奖”;
2001年作品“三足石瓢”参加“中国紫砂艺术澳门交流展”荣获“银奖”;
2002年应邀参加“第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作品“石瓢壶”荣获“传统艺术金奖”;
2003年应邀参加“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作品“君得壶”、“西施壶”荣获“传统艺术银奖”;
2004年作品“半菊壶”在“中艺杯”艺术作品评比大赛中,获得“银奖”;
2005年应邀参加中国(长春)民间艺术博览会,作品“鱼翁壶”荣获“金奖”并被授予“优秀民间艺术特级大师”光荣称号;
2005年应邀参加“大连首届博览会”作品“乔顶竹鼓”荣获“金奖”;
2006年应韩国政府邀请,赴韩参加“世界陶瓷艺术精品博览会”作品“君德壶”被韩国陶瓷博物馆永久收藏,并被授予认证书;
2007年续2006年“世界陶瓷艺术精品博览会”后,韩国政府再次邀请赴韩并授予感谢状。
2008年在“香港回归十周年”之季,作品作为国礼被“香港城市大学”等永久收藏。载入史册。
2009年应韩国政府邀请,赴韩国参加“世界陶瓷艺术精品博览会”。
2010年应台湾政府邀请,参加“亚洲现代陶艺展”作品 “云福壶”被台北县博物馆永久收藏。
2011年作品“鱼罩壶”参加2010年广州紫砂陶艺文化节“紫陶杯”评比,荣获“优秀奖”。
2011年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高级研修班”深造。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4-12-24 08:38 , Processed in 0.158390 second(s), 10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