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回归徐氏
搜索
查看: 210|回复: 0

[人物] 徐氏名人介绍:徐静蕾(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5 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本帖最后由 徐启泰 于 2012-1-15 12:37 编辑

城市电影之路

1970年代末,借助反特片,城市开始出现在中国内地电影里,《黑三角》、《雾都茫茫》、《第十个弹孔》、《戴手铐的旅客》都是以城市生活为背景。1980年代初,真正意义上的城市电影开始出现,在全社会那种“时代的春天”的气氛中,这些电影往往拥有一个乐观的基调,故事多数和改造有关,改造失足青年,改造一家经营不善的企业。
乐观情绪只持续了不到十年,1989年,谢飞导演的《本命年》开始为城市电影重新定调。同时出现的是张暖忻导演的《北京,你早》,黄建新的《站直了,别趴下》,何群的《混在北京》,宁瀛的《找乐》、《夏日暖洋洋》和霍建起的《生活秀》,基调大致如此。滕文骥拍摄于1985年的讲述建筑女工成为明星的《大明星》中,那种建筑工人在工地上载歌载舞的场景迅速成为回忆。
1990年代以后,城市就基本从中国内地的电影中消失了,原因之一是中国电影的整体衰微;原因之二是第五代导演在国际上的扬名,使得农村和历史题材成为热点。文艺评论家陈丹青认为:“陈凯歌、张艺谋、田壮壮他们都是才子,但他们这个年代的人接受的浪漫主义、英雄主义、带有悲剧色彩的美学教育里面没有都市电影这个概念,他们关注的可能更多的是革命历史、农村等,所以电影没有留给都市主题多少可能性,更谈不上产生有可能成熟都市电影的语言或者想象空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遗憾。”
1997年,冯小刚的贺岁片《甲方乙方》为中国电影奏响回暖的先声。城市也在2000年前后,渐渐回到了中国内地电影中。但起初五年,中国电影中的城市,只有一个上海。此后,中国城市出现在张一白、贾樟柯和娄烨的作品里,但真正把城市作为主角的只有张一白,他导演了《好奇害死猫》、《秘岸》、《夜·上海》、《将爱情进行到底》,担任了《双食记》和《杜拉拉升职记》的监制,不过,城市在他的电影里,常常是带着寒意的。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4-12-24 07:56 , Processed in 0.170833 second(s), 10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