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回归徐氏
搜索
查看: 277|回复: 2

[人物] 激荡旋律傲风骨——记优秀转业军转干部徐沛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30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20091125105547531.jpg




   他从民众中走来,但每个音符都律动着时代和民族的气息;他的音乐唱亮了一个个歌喉,成功的音符谱了他壮美的人生。他就是著名的音乐艺术家徐沛东,也是军旅中摸爬滚打出来的徐沛东。他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又是什么成就了他今天的辉煌?
    徐沛东,1954年2月1日出生,著名词曲作者,现任中国音协分党组书记、副主席 ,中国轻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全委,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兼任中国著作权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电视音乐研究会理事。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副会长。中国儿童音乐学会名誉会长。北京青联老委员联谊会会长等。1970年考入福州军区歌舞团任首席大提琴。1976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师从杜鸣心教授。1979年毕业,同年回福州军区歌舞团任作曲及指挥。1985年调入中国歌剧舞剧院任作曲、指挥。曾任中国歌剧舞剧院创作室主任、副院长等职。国家一级作曲,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他创作了大量音乐作品,包括美声、民族、通俗歌曲及文艺晚会主题曲近千首,出版了100多盘个人作品专辑。    部队,曲之根基所在    1970年,福州军区前锋歌舞团到大连招收文艺兵,16岁的徐沛东以优异的成绩被录取,并开始了他人生的第一次转折。凭着吃苦耐劳和精明灵巧,徐沛东提了干、入了党,还荣立了三等功。1976年徐沛东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两年后学成归队。回到福州军区前锋歌舞团,徐沛东就挑起了团里的业务大梁,任指挥和作曲,并创作了他的成名曲《大森林的早晨》。这期间,徐沛东还经历了炮火的洗礼。    创作《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我热恋的故乡》时,徐沛东才30多岁,因为他在部队,所以跟同龄的青年相比,他的历练更多,接触生活的面更广,作品相比之下也显得沉稳一些。如果说他的创作有一些厚重的话,部队便是他最重要的积累。  替身新娘成全婚姻    在中央音乐学院学习的两年里,徐沛东认识了现在的妻子崔静。当时的人非常地纯朴,徐沛东和崔静就是孜孜不倦地在通信。过了很长时间,因为通信的频繁,别人才知道徐沛东谈恋爱了。    经过三四年的书信往来,徐沛东和崔静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但由于两人都请不了假,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徐沛东不能带着崔静去福建登记,他便找了一个刚结婚的家属做崔静的替身,因为当时的结婚证上没有照片,徐沛东就这样骗来了结婚证。徐沛东请了创作假跑回老家大连找到正在那里演出的崔静把婚事给办了。很多人让徐沛东和崔静补一张结婚照,徐沛东却觉得,结婚照很多人都有,像他俩这样经历的很难忘,这一点非常珍贵,还真不能假模假式的去补了这张结婚照。    1985年徐沛东调入中国歌剧舞剧院任作曲和指挥,结束了他与妻子婚后长达四年的分居生活。或许是想弥补一下自己当年的歉意,徐沛东把财政大权全部交给了妻子崔静。徐沛东告诫自己,这个家庭不容易,努力到今天,要珍惜这样一个来之不易的成果。    乐坛常青树    进入中国歌剧舞剧院,徐沛东开始大量汲取民族音乐的精髓并广泛吸纳国外音乐的深刻内涵,尤其是柴可夫斯基那极具俄罗斯民族风情的音乐艺术,更启迪了他对民族音乐的创作灵感。这种追求和积淀为他后来在大陆流行音乐界独树一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正当学术界为中国文化究竟是全盘西化还是走中国特色之路进行讨论时,一种以西北传统文化为根基,摇滚节奏配乐,“喊唱”为演唱技巧,高歌中国人黄土情节的寻根文化现象出现。而由腾格尔演唱的《我热恋的故乡》,不经意间竟引领着中国流行音乐进入了“西北风”时代。曲作者徐沛东也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随着《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苦乐年华》、《不能这样活》、《命运不是辘轳》等作品的相继问世,徐沛东成为了“西北风”的代表作曲家。西北歌曲也到了一个鼎盛时期。    目睹过第十一届亚运会开幕式的人们,都不会忘记在开幕式结尾万众高歌《亚洲雄风》时那激动人心的一幕。1989年春季,亚运会歌曲经过两轮的创作、录制和筛选,选取了包括《同一首歌》在内的十几首,但专家们扔觉得缺少像《手拉手》那样能广泛流传的歌曲。就在这时,当年春晚徐沛东创作的一首吉他弹唱引起了专家的兴趣。专家们邀请他为亚运会写歌。一直苦于没有机会参与亚运歌曲创作的徐沛东兴奋地接受了这一任务,但很快他就后悔了。因为亚运会歌曲要大众化、流行化,旋律也要全国粮票似的、可以通用的简单,这并不是他多年来所追求的一种音乐形态,也完全不同于他一贯民族风的创作风格。对徐沛东来说,这次创作如同一次冒险,如果不成功,他将前功尽弃。何况是在没有歌词的前提下进行音乐创作,难度就更大了。几易其谱后,徐沛东终于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既然是亚洲的,他就写一种人的感觉,尽可能写得更宽泛一些,因此语言就要极其地精炼、简洁,这也就意味着在技术的运用上没有多少选择的余地,也就是重复、转调、移位。一番艰苦的创作后,徐沛东终于完成了谱曲任务,便惴惴不安地等待这首歌的命运。没想到这首名为《亚洲雄风》的歌曲在1990年元旦晚会上首次播出后,迅即风靡全国,并获得第十一届亚运歌曲最受欢迎、最佳传播奖第一名。并位居当年十大金曲榜榜首。空政文工团著名剧作家闫肃老师这样评价《亚洲雄风》:“这首歌曲内在的跃动是很强的,动势是向上的,激昂的。”

    1998年,电视剧《雍正王朝》剧组找到他,希望他能为该剧创作主题音乐和主题曲。此时,徐沛东刚刚获得“中国歌坛辉煌二十年作曲成就奖”及“中国流行歌坛成就奖”。谈到此次创作,徐沛东说:“这是一个帝王将相的时代,因此音乐要写出时代感,要大气,要让听众感受到‘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个哲理。”这就意味着徐沛东要寻找一种既有历史厚重感又要与时代接轨的音乐创作风格。一向不愿重复自我的徐沛东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竟然想到了我们的国粹——京剧。没想到京剧与现代音乐的结合竟达到了完美的艺术境界,也让徐沛东继《和平年代》之后再度捧得“中国电视金鹰奖”及全国电视“飞天奖”音乐创作的两项大奖。主题曲《得民心者得天下》也同时获得最佳电视剧主题歌奖。    从《篱笆墙的影子》那浓郁的泥土气息,到《亚洲雄风》、《雍正王朝》的大气磅礴和历史厚重感,徐沛东始终在求新中不断完善着自己的音乐创作风格,丰富的文化积淀及深厚的民族文化情结总会闪现在他的作品当中。    2003年,徐沛东创作的歌曲《爱我中华》在悉尼歌剧院演出。当观众起立并报以热烈的掌声时,徐沛东的眼睛湿润了。至今,有多少作品获奖,恐怕连徐沛东自己都不清楚,而创作了多少作品他就更说不清了。总之,他创作的歌剧、舞剧、电影歌曲以及美声、民族、通俗歌曲及文艺晚会主题曲都深深地留在了不同年龄段人们的心中。       他的音乐不仅成就了自己,更成就了众多歌星。许多歌手都是唱着徐沛东的歌一路走红。但徐沛东却依然保持着一颗平常心。   




发表于 2012-1-30 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挤在北京,给首都添麻烦了……
徐氏宗亲网太棒了!
发表于 2012-1-30 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给生活和生命谱写旋律的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4-12-24 01:57 , Processed in 0.183091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