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回归徐氏
搜索
查看: 140|回复: 2

[人物] 徐演兵:用心诠释质朴之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20 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13521649_169474.jpg
  她,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既没有轰轰烈烈的英勇事迹,也没有催人肺腑的感人故事,但她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用最平凡、简单、朴实的行动,扮演好自己的每一个角色:作为母亲,她培养出了一个令人羡慕的优秀儿子;作为女儿和媳妇,她长期无微不至照顾高龄的父母、公婆;作为村支书,她用近十年时间让村子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就是雅畈镇汪家村的徐演兵。
  教子有方
  说起徐演兵的儿子汪晓俊,村里人个个竖起大拇指:“他可是浙大的高材生”、“他是我们村里的骄傲”、“他对长辈很孝顺”……这样一个优秀的儿子,作为母亲的徐演兵在教育上投入了大量心血。
  徐演兵自己没读多少书,对此一直引以为憾,所以她对儿子的学习总是特别上心,甚至还不自觉地学起了古人孟母——为给儿子更好的学习环境,几次安排他换学校。
  “儿子快上学的时候,我去村里的小学了解情况,结果发现这里只有一名老师,全校三个年级的课程都由这个老师教。我觉得这样不行!”徐演兵说,她认为孩子小时候学习习惯的培养很重要,因此,毅然决定送儿子到离村3公里路程的镇上念小学。
  当时,村里很多人不理解徐演兵的做法,觉得她有点狠心,竟然放心让年仅8岁的儿子独自走3公里上学。“孩子这么小,作父母的怎么会不担心呢?!”徐演兵感叹道,可这不仅能让他有个更好的读书环境,也是培养他独立能力的好时机,所以再担心也必须这样做。让徐演兵欣慰的是,儿子很聪明,每次上学放学都主动去找村里的哥哥姐姐,坐在他们自行车后座上回家,一点也没有抱怨学校远的意思,反而每天都很开心。
  同时,汪晓俊也很争气。“他小学就能将课本倒背如流了,基本都是全年级第一,而且遇到问题都自己想办法解决。”徐演兵对此很自豪。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小学成绩出色的汪晓俊在升入雅畈初中后,各科成绩依然名列前茅。可是,徐演兵却渐渐意识到了问题:儿子开始骄傲自满,学习也不像以前那么认真了!她很清楚,虽然儿子在雅畈初中成绩不错,却难以于城里孩子比肩。这时候,仅仅靠讲一些“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之类的道理,让一个十多岁的半大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很难。于是,在儿子读初二那年,徐演兵再一次作了让村人瞠目结舌的决定,交5000元借读费,把儿子从雅畈初中转到金华五中。
  进城陪读
  汪晓俊两次换学校,让村里流言四起,大家觉得徐演兵心比天高。“你瞧,她把儿子送城里读书了,想让儿子爬天上去呢。”这样的话,她听了一次又一次,由此产生了巨大压力,觉得儿子一旦读不好书,更会落人话柄。这样的压力下,她对儿子的学习更加上心。
  这一转学,汪晓俊很不适应。在新学校的第一次考试,他从曾经的第一名一下子跌到了普通班37名。汪晓俊傻眼了,因为心理落差太大,他很沮丧,对自己产生了怀疑,读书热情大减。徐演兵却对儿子的天赋和实力深具信心,她认为这时候儿子最需要的是尽快适应新环境,重新振作起来。于是,她放下了手中所有事,开始进城陪儿子读书。她在学校附近租了个房子,每天给儿子做早饭、晚饭、夜宵。由于中午儿子在食堂吃饭,她就趁着间隙坐公交回雅畈忙点农活,到了饭点再坐返回市区。那时候,每天来回跑很累,可徐演兵觉得“辛苦却很值”。
  陪读期间,为了让儿子尽快重燃“斗志”,徐演兵偶尔会用激将法,对儿子说:“如果你的能力仅限于此,那我也不好说你什么,但如果是因为你不用功,妈妈就觉得很心痛,我们花这么多精力给你送到好学校,你再读不好,那我们只能打道回府了。”渐渐地,汪晓俊理解了妈妈的苦心,开始在学业上认真追赶。几个月后的期中考试,他重新夺回了班级第一的宝座,在全年级也排到了第六名。
  一年的陪读,使徐演兵亲眼看到儿子找回了最好的学习状态,成绩变得非常稳定。这时,她才放心地回了家。毫无悬念,之后的汪晓俊顺利考进了金华一中,继而进入浙江大学深造,如今已就职于全球四大会计事务所之一的永安会计事务所。这时,村里人开始羡慕起了徐演兵,觉得她的教育方法可行,陆续开始有人模仿起来。全村关注、重视教育的氛围也越见浓厚,而汪晓俊则成了村民教育子女时经常提及的榜样人物。
  善待老人
  在村人眼中,徐演兵还是个不折不扣的好媳妇。丈夫家兄弟三人,如今公公91岁高龄,婆婆也85岁了,大家其乐融融,家庭关系非常和谐。多年来,徐演兵无微不至地照顾公婆,冬天嘘寒问暖,夏天洗衣做饭。用她的话说,别的兄弟姐妹住的远,自己住的近,自然得多照顾点,这是人之常情。即使公公生病住院,徐演兵还是体谅大家平时的忙碌,开口向其他兄弟妯娌表态:“我来照顾老人,你们有时间再过来探望。”她也说到做到,公公住多少天医院,她就细心照料多少天。当然,对自己自己的父母,徐演兵同样孝顺有加。如今,她70多岁的父亲身体不好,她便经常回家探望照顾,以尽孝心。
  2003年,徐演兵毫不知情地被村里人举荐为村书记。听到这个消息,她急了,觉得自己一个女人,哪有这个能力,便急急忙忙跑到镇政府想要回绝。当时镇干部问她:“你是不是党员?”徐演兵答:“是啊。”镇干部又说:“是党员上刀山下火海都得去,何况只是当个村书记?!”就这一句,让徐演兵哑然了。虽然有种“赶鸭子上架”的感觉,但是一向要强的徐演兵完全没有得过且过的想法,认真负责地扛起了村书记的担子,而且一扛便是十年。
  接下来的日子,她开始把自己的孝心放在了全村老人身上。逢年过节,徐演兵都会带领村“两委”挨家挨户走访慰问村里每一位老干部。由于村集体经济困难,每年的重阳节前,她就“厚着脸皮向结对单位‘化缘’”,只为了给村里60岁以上老人发一份纪念品;了解到老年文化活动缺乏,她又向上级申请,建设“老年星光之家”,把村里的活动室交给老年协会自行管理;在建立了村远教文化广场后,充分发挥老年协会职能,开展书法、绘画、坐唱等活动,还由此组织起了秧歌队,健身跳舞队,威风锣鼓队3支老年人文体队伍。
  正是在徐演兵的倡导和带领下,汪家村的老人们实现了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大家也更肯定了她这个村书记。
  村庄建设
  事实证明,徐演兵是个敢说敢做的人,既然决定做了那就一定要尽全力做好。她至今记得,自己上任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收缴全村的“三费”。汪家村以前村风村貌都较落后,收“三费”也一直是老大难问题。徐演兵走马上任后,立即亲自开始走家串户,积极与村民交流沟通,竟然在一周内将全村“三费”收齐,成了雅畈镇的第一名。这成了汪家村改变的开始。
  2004年,徐演兵又做了一件让村人感动、自己骄傲的事情:那便是康庄工程的建设,开通了雅畈到汪家村的第一条水泥公路,而且这条公路贯通了附近多个村。在康庄工程建设之前,这是一条砂石路,路上灰尘大不说,骑自行车还总是磕磕碰碰的,很不方便。为了改善村民出行条件,徐演兵主动联系了邻村几个村书记,一块儿去筹集资金用来修路。“筹钱的日子是最不好过的,到哪儿都不被待见,但我们没有放弃,因为有目标就一定要去努力。”徐演兵说,经过挺长时间的奔波,大家筹到了十几万元钱,配合每个村每人集资100元,总算有了启动康庄工程的资金。“我还记得修路第一天,看到铲车开来的一瞬间,特别激动,感觉自己眼泪都要流下来了。”那天,是徐演兵担任村书记来最高兴的一天。
  2005年,徐演兵看着村里闲置的校舍变得破烂不堪,便生出了建立村幼儿园的想法:“这样可以让村里的幼儿就近入园,能方便村民。”就这样,她开始了又一轮四处奔波筹集资金的日子。期间,她了解到村里的特困户付玉如在幼儿教育方面有经验,但闲赋在家为生计而发愁,便主动找上门,对付玉如说:“村里办个幼儿园,你来负责,需要的程序我去跑。”徐演兵的话让付玉如眼前一亮,立即点头答应承办村幼儿园。接下来,付玉如一边叫人打制小床小桌,一边努力为招生而“吆喝”。最终,设施完善的汪家村幼儿园顺利开园,不仅使付玉如实现了创业,还同时解决了村里近20名儿童的学前教育问题。
  2008年以前,汪家村的饮用水多为自打井水,钙镁含量很高,水质堪忧。多年的饮用还导致一些村民患上了结石病,村民们对此抱怨连连。徐演兵意识到,必须尽快从源头上解决饮用水问题。对此,她多次召集村“两委”成员、村民代表开会讨论,还一再向区政府、镇政府求助,希望为全村引进自来水管网。皇天不负有心人,最终在上级领导的扶持下,汪家村先后投资21万元,成功完成沙畈水饮用工程,从根本上解决了村民饮水问题。
  采访中,徐演兵还很兴奋地告诉记者:“今年,村里争取到了汪家垄水库三分之一的所有权,村民们别提有多开心了。事实上,前几年我花了很多精力,跑了很多地方,想争取这一点,但没有实现,没想到最终如愿了。”
  十年改变
  “现在,汪家村的村容村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村民在物质逐渐富裕的同时,精神需求在逐渐增强。今后,我们不仅要继续新农村建设,更应注重精神文明建设,让全体村民都以汪家村为荣,让他们觉得我们都是一家人,都是这个大家庭的一分子。”徐演兵表示,自己至始至终都在把汪家村当成一个家庭般用心经营。
  “当个村书记容易,要当好可就难了。”徐演兵说,自己在任期间,为村里建房所垫付的资金就有20万元,而这笔钱,很大一部分都是以个人名义借贷而来。因此,每年春节前几天,她家总有人上门来讨债,苦不堪言。另外,早些年村书记每天有10元钱工资,可徐演兵却经历了连续5年因没钱而领不到工资的日子。如此,这一切都已成为历史,再说起来,徐演兵并无丝毫后悔的意思,她诚恳地说:“我做村书记真不为钱,就希望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
  雅畈镇副镇长楼鹏告诉记者:“徐演兵工作积极性很高,作为一个女书记,不仅要照顾家里,还要处理复杂的农村工作,确实不容易。可如今,汪家村的建设在全镇都是排的上号的。”
  俗话说:“十年磨一剑。”这十年来,徐演兵在出色地完成本村工作同时,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恒心和毅力,为村民撑起了一片蓝天。谁家有困难,她都第一时间去了解和帮助,困难户办低保,残疾人申请残疾证,替危旧房村民申请安居工程……徐演兵真正做到了一个好书记该做的一切。汪家村也因此先后荣获市级村庄整治示范村,省巾帼示范村等一系列荣誉,还多次获得新农村建设一等奖。
  看来,汪家村人所说的没错:徐演兵不仅是汪晓俊的“最美妈妈”,也是汪家村的“最美妈妈”!

  寻找婺城最美妈妈{8}
  谁是“最美妈妈”?是愿意徒手去接高楼坠落女童的吴菊萍;也是二十八年如一日坚持照顾高位截瘫儿子的胡雪云;还是……其实,“最美妈妈”就在我们身边!
  为了弘扬社会道德新风尚,体现人性美和人生价值,婺城区文明办、婺城区妇联、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联合推出特别策划“寻找婺城最美妈妈”活动:她可以是个体创业的母亲,可以是培养子女成才的母亲,可以是尊老爱幼的母亲,可以是崇尚社会公德的母亲……只要你认为,这位母亲的故事值得推荐给大家,请拨打《今日婺城》热线“82225333”告诉我们。我们将派记者采访“最美妈妈”的故事,让广大读者与我们一起分享。
发表于 2012-8-20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贤妻良母。
发表于 2012-8-21 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妇女的典范!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4-6-27 05:05 , Processed in 0.168482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