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回归徐氏
搜索
查看: 231|回复: 2

[评论] 徐光华:变形的鱼翅 中国式的奢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9-5 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20100426053010_27358956.jpg

  据9月3日中国经济周刊报道,北京鱼翅消费一天个一亿,年消费365亿元。同日,《长江商报》报道,9月1日,湖北麻城市顺河镇3000余名学生需要自带课桌报到。有的学生因此把茶几拿来当课桌,而留守儿童只能由年迈的奶奶扛桌子为其报到。
  无度的挥霍浪费与心酸的教育现实的巨大反差,刺痛的了公众的眼睛。一碗鱼翅羹能买多少张课桌,一天的鱼翅能让多少孩子上好学?受伤的不仅是鲨鱼,更是公众的神经。
  为了鱼翅,世界上每年要杀死多少鲨鱼?据粗略估计在2600万到7300万条之间。2008年美国科学促进协会调查表明,每一秒钟都有3条鲨鱼因为“鱼翅”被杀,9种鲨鱼面临绝种。亚洲是鱼翅的最大市场,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市场。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但最根深蒂固还是“吃”文化。在“吃文化”里,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跑的无所不包,煮、煎、蒸、烧、烤、焖、炸、炖、烙、烩、腌……不一而足。传统节日几乎都与吃有关,正月初一吃饺子,正月十五吃元宵,五月端午吃粽子,八月十五吃月饼……。
  鱼翅,是中国传统奢侈食品之一,始见于《宋会要》,明朝人开始吃鱼翅,后来成为宫廷御膳。在清乾隆年间吃鱼翅真正流行,在晚清完成了从珍贵食材到奢侈品的演变,遂有“无翅不成席”一说。
  然而,今天的鱼翅,已然成为奢侈和浪费的代名词,畸形的消费让国人烦躁和不安。一天一个亿,变形的鱼翅成为“中国式奢侈”的一个缩影。
  变形的鱼翅,是一种身份式的奢侈。鱼翅本身营养并不丰富。但在人情社会的中国,请客吃饭是社会关系关系的一部分。吃什么不仅代表你是什么,还代表你值多少,吃的排场往往成了身份的象征。于是,变形的鱼翅就扮演了一个“身份”角色。吃鱼翅成了身份与财富的象征,在迎来送往中已然成了一种证明与展示。
  变形的鱼翅,是一种爆发式的奢侈。“财富新贵”们在财富急速增加以后,不懂得“得诸社会还诸社会”的道理,过着穷奢极侈摆谱显阔的低俗、肤浅、粗糙生活,源于幼稚,源于虚荣,源于精神的匮乏。
  变形的鱼翅,是一种花公款不心疼式的奢侈。这种奢侈是一种腐败,鱼翅成为公务宴上的“潜规则”。河北籍企业家张总认为,鱼翅是个符号性东西,代表着你的诚意,自己就因为一次公务宴请没点鱼翅,吃过大亏(据人民网)。
  变形的鱼翅,是死要面子活受罪、自己花钱表演给人看的奢侈。如果说“比富斗阔”还只是一些有钱人炫富心态的满足,那么对普通消费者而言,“人情”和“面子”使他们宁愿让钱难受也不让自己难受。过度、盲目的追求表面虚荣,不论对个人、家庭还是整个社会都是个危险的信号。
  变形的鱼翅,不仅挥霍了大量社会财富,带坏了社会风气,更鼓噪了不和谐的奢靡之风,破坏了勤俭节约的良好风气,背离了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滋生了腐败,是社会责任感的缺失。
  成由勤俭败由奢,所有的浪费都当禁绝。我们并不富裕、小康还不平衡,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抵制享乐主义的奢靡之风,把消费引上健康的轨道。
  变形的鱼翅值得深深反省,我们为何总是浪费资源破坏环境?为了我们一时的虚荣和口腹之欲,大啖对海洋和我们自己都有害的鱼翅汤,无度地向自然索取,最终必然会付出惨重的代价。
  稿源:荆楚网
  作者:徐光华

发表于 2012-9-5 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6_134:出有钱人外,不能忽视特为官员消费的。
发表于 2012-9-5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太厉害了!楼主,I*老*虎*U!
我一天不来徐氏宗亲网就不爽~~~~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4-6-27 02:04 , Processed in 0.159328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