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最近连续高温,气温一直都在39℃、40℃徘徊。当我们一头扎空调间里躲避太阳时,可曾想到,建筑工人正在烈日暴晒下挥汗如雨。那么,他们在工棚住得怎么样?休息得好吗?这两天,记者走访了宁波市的镇海、江东、海曙、鄞州等地十多处的建筑工棚,发现大多数民工宿舍没有安装空调。(据7月28日东方网报道)
在城市打工的农民工宿舍没有空调,酷暑夏日难熬,那些家中有空调却由于经济原因舍不得开的市民也同样面临“热死”的处境。无独有偶,杭州的何女士就因为了节约一度电,而没有开空调,最终出现极重度的中暑,面临生命的危险(据7月28日《扬子晚报》报道)如果我们的进城的农民工,还有何女士能知道城市哪里有纳凉的好去处就好了,也不可能会面临整天喊“热死了”的烦恼。
每到炎炎夏日,“蹭凉”已成了城市一景,无论是城市的车站、银行、超市等场所都能看到“蹭凉”者的身影,但笔者注意到几乎没有一家能够容纳市民纳凉的场所,在醒目处标有“纳凉避暑”标志的。在国外不少城市都设有纳凉中心,并且有明显的标志。我们现在并不缺少纳凉中心,问题是,多数纳凉地方都是市民去“蹭”的,更不要说相关部门在醒目处标明“纳凉中心”了。
现在我们城市的图书馆、博物馆、体育中心、防空工程、大型超市等都可以作为市民的“纳凉中心”,问题是,多数市民只知道超市、影院等传统的纳凉去处,对那些神秘的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事业场所却不知道也是纳凉的好地方。所以,我们政府有责任、有义务向市民进行宣传,并无条件全面开放,且在显眼的地方标注“纳凉避暑”的标志。
向市民开放纳凉场所并进行标识,是政府应该做到的,并非对市民的施舍。现在城市像何女士这样因家庭条件限制,舍不得开空调,甚至没有空调的市民还不少;还有城市的农民工,他们居住的工棚、宿舍还没有安装空调。他们白天干着最苦的活,中午、晚上又得不到休息,作为我们政府应该在高温季节考虑到这部分人群纳凉问题。政府现在迫切需要做的就是开放所有能够纳凉的场所,并向市民广泛宣传,在纳凉场所标明“纳凉避暑”标志。
也许有些人会说,城市公共场所向纳凉市民开放有些不雅,笔者不认可这种说法。难道城市的图书馆就应该对那些读书人开放吗?我们普通的市民为什么就不能享受公共服务的待遇呢?还有,现在市民到公共场所纳凉都用了一个“蹭”字,说明了我们政府在对待市民纳凉上,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但愿今年夏天能趁热打铁做起来,不要让市民在烈日炎炎的夏天“冷”了心。
说到底,政府为市民提供纳凉中心应该成为一种公共福利,而不是市民传统地“蹭”凉,这种主动提供与“蹭”凉看出政府责任,随着全球极端天气的增多,未来城市纳凉应该摆到政府的议事日程了,不能把市民纳凉当作茶余饭后的小事了。
|